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8日电 (吴平华 谭宇)“毛所长,我现在已经在遂宁读大学了,一切都好,谢谢您”。无人知道,电话的另一端,在一年前还曾是一名触犯法律受到处罚的不良少年靳某。

因一时冲动,刚满18岁的靳某因行为失当触犯了刑法,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两年。这导致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时任乐至县良安镇司法所副所长的毛强在开展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发现这一情况后,就经常和靳某聊家庭、谈人生、说理想,引导他畅享以后的美好生活,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导谈心,靳某慢慢走出了阴霾,重新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再次进入高中校园,并顺利参加高考进入大学,成为一名在读大学生。
两年时光流逝,靳某实现了他人生的蝶变,而管理陪伴了两年的毛强也成为了他的亲朋家人。
工作多年,毛强就这样一直以他的初心,书写着法律援助之路....。.
他,曾“迷茫过”
前行之路,注定坎坷。刚参加工作时,毛强被分配到离县城最远的良安镇司法所,因乡镇力量不足,他同时负责了全胜、金顺及良安三个乡镇的司法所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孤军奋战,每天连轴转地做着社区矫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工作。
2017年,这个只有二十七岁的小伙子已在良安镇坚守了三年。毛强曾彷徨过,但转念一想,他坚信敢闯、敢拼,付出终会获得收获!

2018年,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司法所说自己的儿子不赡养他,毛强当即拨通了老人儿子的电话。从电话中得知,老人的儿子每个月都给了生活费,吃用不愁,就是工作太忙,很久没回家看过父亲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赡养老人并不只是物质上的,还需要心灵上的安抚,你工作的地方离家只有2个小时车程,回家不难。”毛强劝说道。电话那头的老人儿子沉默了一分钟,最后,他在电话中回复到,我立刻回家。
夕阳斜照中,一位儿子细心搀扶着父亲回家,背影很美。
一件事、一句话,可能改变不了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了解,但他始终坚持从点滴做起,一笔一划的在群众心里勾画出司法行政人的生动形象。
他,也有“虚荣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太谢谢毛所长了,帮我解决了生活难题。”刘女士说到。
群众的每次真心感谢,亲切问候,以及每次成功调解案件背后付出的辛劳汗水,都让他更加珍惜这份工作带来的感动和骄傲。
遇见农民工到司法所咨询讨薪,毛强总是细心记录,主动联系,四处奔波帮他们讨回血汗钱。当农民工拿到工资之后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握着他说“谢谢”时,他倍加自豪。
当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解矫,带着重生的喜悦真诚的对他说:“这两年辛苦您了,今后我一定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希望您以后一切都好”时,他同感喜悦....。.
他,更有“为民心”
“毛所长对我们老百姓的事特别上心,一有空就来给我们讲法律知识。”良安镇张大爷说。
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和历史原因,农村老百姓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毛强深知提高农民群体知法、懂法、用法迫在眉睫,政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持续推进“法律七进”、“七五”普法、“八五”普法等活动。毛强自己也全身心投入到普法宣传工作中,不管是夏日酷暑还是冬日寒风,他都通过集市设点、走街入户、深入村落等方式,推动法律深入民心,帮助他们捍卫自己的权益。
他,还将“守初心”
7年,2520天,60480小时,毛强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良安镇的父老乡亲。7年后,迎着温暖的春风,在百姓的依依不舍中,他又来到了大佛镇。
在扎根基层司法所的7年里,毛强始终遵循着“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信念,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青春。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荣获“三等功”、多次获得市、县“优秀党员”“资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十佳司法助理员”等荣誉称号。系列荣誉记录着他的过往工作成绩,也生动彰显出他务实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青春流逝,蓦然回首,当初那个少年,为民初心没有一丝丝改变,毛强普法仍然在路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