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市:聚力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
2021年04月08日 20: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8日电(吴平华 曹礼芹)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事关农村群众安居乐业。近年来,简阳市坚持把“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户厕、污水、垃圾“三大革命”难点,整合项目资源,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聚力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打造天府雄州美丽画卷。目前,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以上,7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实现有效处理全覆盖。

  全域整治“气质”拿捏稳稳的

  4月5日,在位于三星镇雷公庙村的简阳市未来之星家庭农场,180余亩芍药迎风绽放,漫步在观光步道中,阵阵花香迷人眼,沉醉其间好不享受,放假的小孩们更是奔跑在花间,放飞自我,阵阵爽朗的笑声回荡山间。环境好了,村民乐享其成。村民刘英告诉记者,现在环境好了,人生活都更有精气神了。

  一个鱼虾绝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乡村,难以承载游子的乡愁,更不可能承载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雷公庙村村民能有今天的获得感、幸福感,源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简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把天府雄州乡村“气质”修炼拿捏得稳稳的。成立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简阳市委常委会每月听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形成全市党群总动员、三级书记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累计投入本级财政资金4.02亿资金用于户厕、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1亿元。成立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发动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同时协助打扫公共区域空间环境卫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绘制的蓝图有了,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简阳市聚焦户厕、污水、垃圾“三大革命”难点,注重统筹,全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实行“厕屋双改、改厕不改屋、改屋不改厕”三种类型的分类补助方式,系统推进户厕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改厕8.3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以上。对全市范围内的垃圾房、垃圾站等垃圾转运收储点进行了统一规划,全面做好垃圾治理,目前全市村组保洁人员已达3119余人,垃圾收集点达3054个,形成了全市统一布局、各镇街有据可循的良性工作局面。编制《简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18年-2022年)》,梯度搞好污水治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占比达70%以上。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有序改善村容村貌,全市各村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5000余吨、清理渠塘淤泥34000余吨、清除残垣断壁2600余处。开展畜禽粪污治理、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四个重点”行动,循环利用畜禽粪污,“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已实现。

游客在简阳市未来之星家庭农场游玩。 谢明刚 摄
游客在简阳市未来之星家庭农场游玩。 谢明刚 摄

  推陈出新让“颜值”一直在线

  在射洪坝街道新合社区的东麓花溪木本花卉观光园区,一簇簇金黄的黄花风铃木开花满枝头。清明小长假中,游客们闻讯黄花风铃木绽放,纷纷涌入踏春赏花。曾经落寞的这片土地,因为花的开放而生机勃发,热闹非凡。

  新合社区今天能引来游人如织,是因为栽了“梧桐树”,2000亩的黄花风铃木观赏基地正在加快打造,并创新“四个示范”(打造示范道路、示范院落、示范水域、示范户),即每个村在主干道或者条件较好的路段选取一段道路作为村环境治理的示范道路,道路两边清洁卫生、清除杂草,有条件的可绿化亮化美化;在示范道路沿线,选择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的院落,每个村不低于3个,每个院落不少于15户,结合本土特色的院落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好“四园一体”(即每户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花园、一个小公园),美化公共空间,提升公共空间服务功能,完善和美化公共设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水域,作为环境治理的示范水域,示范水域要干净卫生,无漂浮物,有条件的可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每个小组打造2-3户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做到环境干净、庭院整洁、美化绿化,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点和线”向“面”全域推开,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推动城乡融合、现代绿色的都市田园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建设。

  新合社区的人居环境变化只是简阳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的一域印证。简阳市在持续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侧重常态长效,推陈出新,让“颜值”一直在线。推行自主管理、示范引领、互学互评、多元监督、考核奖惩五项机制,坚持“一月一主题、一考评、一通报、一台账、一回头”的“五个一”工作模式,农村户厕改造建立“12341”改厕工作模式,制定“1+5”文件;农村垃圾治理采用村公经费和奖补资金结合的“1+1”投入模式,重点围绕六个一工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清运体系工作;污水革命积极探索“4+41+465+N”的工作模式,形成城市+乡镇+村(聚居点)+农户四级治理体系,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期常态化开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