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8日电 (杨予頔)28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四川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在连续两个年度的迭代升级后,全新3.0版本正式上线。
据悉,四川省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由四川省修复防治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是厅校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四川省地质灾害由“专职监测”向“群专结合”监测预警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四川省地质灾害科技防灾的重要支撑。

截至目前,平台将四川全省威胁30人以上的1359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2728台(套)监测设备纳入监测预警管控,在线率达95%,是全国首个实现“阈值+加速率”双模型预警和预警响应处置闭环管理的智能平台。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技术,增强数据传输控制、分析应用、融合展示能力,实现了“监测设备+数据平台+责任人+监测员”的“人防+技防”监测预警新格局,有效提升了专业监测预警体系运行效能。
2021年4月7日,在2021年专业监测预警项目建设过程中,广安市邻水县王家镇会龙村5组太平庵滑坡刚安装完成监测设备,隔日凌晨试运行期间,平台感知到该隐患点地表发生变形,有加剧成灾趋势,自动触发橙色预警,第一时间以短信方式向当地监测人员和乡镇防灾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经现场核查,该滑坡出现明显滑坡迹象,当地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有效保护了4户17人生命安全。
据了解,本次3.0版本主要升级了六项内容。包括实现监测预警、地理信息、气象风险、遥感数据一体化综合展示、融合分析和风险智慧提醒;完善专业监测预警项目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完成即实现动态预警;打造专业监测预警闭环管理,增加红、橙、黄、蓝4色预警响应、处置、反馈、督办全流程管理;通过对监测历史数据的大数据分析,研判隐患点变形趋势,提升监测预警准确性,降低异常数据误报频率;通过“阈值+加速率”双模型预警,实现预警等级与模型差异化配置,解决“阈值”模型导致高等级预警信息频发扰民的问题,提升预警智能化水平;实现部、省、市、县4级互联互通,统一预警发布,避免重复建设、多头管理等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