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乐至佛星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做好乡村振兴文章
2021年04月28日 19: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8日电(吴平华 刘小绫)近年来,乐至县佛星镇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秉承强烈的为民情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低五有”“一超六有”目标任务,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基础先行修好“致富路”

  “脱贫攻坚的政策真心不错,现在村上的水泥路修好了,我房子建起了,院坝修好了,水井也打起了,吃穿住行都不愁了。”佛星镇马桑坡村脱贫户冷祥玉感叹地说,自己现在的生活相比以往真是好了不少。

美丽乡村风景。 刘小绫 摄
美丽乡村风景。 刘小绫 摄

  基础设施落后曾经是困扰佛星镇贫困村走上“致富路”的很大障碍。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佛星镇积极争取部门、政策支持,着手解决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自2014年以来,新(扩)建村社道路约88.05公里,修建蓄水池59口、田埂8000余米,夯实长远发展支撑。同时,还将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就业保障等一系列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位,切实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全面实现共奔小康,不漏一人。

  发展产业念好“致富经”

  “佛星镇有着丰富的林地资源,具有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先天条件。”佛星镇农服中心主任熊高刚介绍到,过去,由于技术和规模的原因,镇上产业的效益并不高。但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上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新型主体+贫困户”模式,在贫困村建立专合社6个,发展大型养猪场2个,建立养鸡场2个,发展优质果蔬、水产养殖2100余亩,推广种植优质生态大米1000余亩,带动360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840元;实施“政策帮扶+贫困户”模式,镇村干部和党员“一对一”协助贫困群众办理申请扶贫小额贷款、产业扶持周转金等业务,先后集中连片发展种植青脆李、核桃、沃柑、中药材等特色经果苗木2030亩。

  真情帮扶共圆“致富梦”

  近年来,佛星镇广大干部奔走在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家中,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想法子、找路子,他们的倾心付出、真心帮扶,得到了贫困群众的高度认可,先后涌现出王桂琴、雷宇、周杰等一批全省优秀第一书记、全省优秀驻村干部等先进典型。

  “来到马桑坡村已经六年了,村子变美了,村民变富了,我完成了党和人民对我的重托,接下来还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团结和带领村委一班人,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谈起近年来马桑坡村的变化,马桑坡村第一书记王桂琴感慨万千。

一起了解情况。 刘小绫 摄
一起了解情况。 刘小绫 摄

  脱贫攻坚期内,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佛星镇4个贫困村全面达标退出,贫困户共940户2180人全部脱贫,在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省级脱贫交叉考核等各级各类检查考核中均顺利通过并获得好评。

  “成绩只代表过去。”佛星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佛星镇将以归零的心态、翻篇的姿态、奋发的状态,积极投入到脱贫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为乐至县域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