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1年04月28日 20: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8日电  为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4月28日下午,“数字新机遇·成渝新动能”成渝数字科技发展创新峰会暨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成都举行。现场,来自政产学研各界390余位嘉宾深入探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共话数字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趋势。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本次创新峰会与签约仪式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指导,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主办,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BBD)承办,重庆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海南省南海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支持,重庆数联信用建设公益基金、三六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投研技术联盟(ITL) 、成都九宽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正式揭牌!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成立

  成立仪式上,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李良钰,重庆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委员会执行主任杨丽琼,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致辞。

  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联席院长曾途介绍,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创新打造“研究院+”政府智库服务模式,旨在成为“要素聚集、平台搭建、规则制定、示范引领”的数字科技全要素“产学研一体化”先行者,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提高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效率,成为拥有核心实力和专家团队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顶尖数字科技研究院。

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揭牌
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揭牌

  随后,智能投研技术联盟(ITL)“专业活动中心—BBD中心”同步揭牌成立。

  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重庆现代产业研究院、海南省南海大数据应用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及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举行“数字科技生态联盟”签约仪式,未来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发挥合力,为加快数字金融建设提供智库支撑。

数字科技生态联盟签约
数字科技生态联盟签约

  大咖论道,共话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趋势

  创新峰会上,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围绕数字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六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安全官杜跃进围绕“数智时代的大安全挑战”展开演讲。

  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陈沁博士分享了大数据视野下的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邓三鸿围绕“数据驱动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世强发表了对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机遇的独到见解。

  成都市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协会会长、成都德同西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农发表“交子数字化新创投”主题演讲。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九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江教授分享了“NFT:从数字内容到可流通的数字资产”。

  成都数联铭品企业信用评估服务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袁先智博士发表了“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塑中国信用市场”主题演讲。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BBD)首席数据科学家周凡吟博士结合理论和实践,分享了基于动态本体模型的数字科学应用。

  顺势而为,打造数字科技顶级智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4月16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积极支持新一代信息系统等6大行业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作为数字科技领域的先行者,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基于学术专家团队和业界专家团队的深度合作,将学术领域的前沿研究结合业界的最佳实践,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行业专家及研究院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术与产业的相互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科技在多行业、多领域中交流合作与迭代式发展。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行业与科技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拓宽了行业研究渠道、提高了行业运作效率。未来,研究院将主要以数字科技为主要技术框架,以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资本市场监管、新金融行业监管等作为主要研究场景,汇聚相关行业的创新要素和核心资源,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人才发掘培育,深入打造核心技术优势,提升数字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支撑作用,打造服务政府监管和社会治理领域的顶级大数据智库机构,助推经济高质量增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