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9日电 (记者 杨勇)近日,在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大庙上空,一台无人机正沿着输电线路巡逻检查。地面上,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顶着骄阳,看着平板上无人机传回的实时图像,认真观察着。
七曲山大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为文昌帝君祖庙,每年到此朝拜的人不计其数,特别是在大考前夕,这里更是香火兴旺。此外,这里有着2万余株历代古柏和700多亩成片古柏林,也是宝贵的自然遗产。
基于此,随着温度升高,这一片区的森林防火隐患排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整个景区内有两条10千伏线路,国网梓潼县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技术员杨涛和同事便是这两条线路的主要负责人,他们除了要到现场值守外,还要对线路进行巡视。除了用肉眼观察,杨涛他们也出动了一些“黑科技”……

“与其他无人机不同的是,我们的无人机是一台可拆卸式的多功能无人机。”杨涛巡线用的无人机不仅能拍摄高清照片,发现肉眼看不到的地方,还能对线路进行一个红外成像。也就是说,如果杆塔上有设备接触点发热或者温度异常,在地面操控的人就能第一时间看到,然后及时进行更换处置,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引发山火。
“无人机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那就是激光测距。”杨涛介绍,在以前的巡线过程中,需要通过肉眼来判断线路与周边树木、障碍物、房屋之间的距离,或多或少会出现偏差,而且时间花费较多。而现在运用无人机激光测距便可对架空线路通道进行扫描,然后三维建模,并可以精准、直观反映出距离,精度达到厘米级。
七曲山大庙的10千伏架空线路总长30多公里,如何更好地监测周围环境呢?今年2月,绵阳地区首台防山火在线监控装置在梓潼七曲山投入使用。该装置具备红外热成像、微气象检测等功能。
“监控探头安装在电线塔高点,每隔30秒旋转一次,水平360°旋转,监控半径3公里。”国网梓潼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王刚说,监控头上的红外热成像功能能够对周围的烟、火进行检测,另一个微气象检测功能能够实时检测当前空气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
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手机APP上,不管是国网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还是景区的负责人,都能够实时通过手机查看到现场的情况。“当温度出现异常,或者烟雾、风力超过7级(13.9米/s),软件便会自动告警,我们也可以及时掌握情况,通知运维人员采取措施。”王刚介绍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