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6日电 (张紫薇 张浪)“柏木屑、玉米壳、废烟秆,贾光明怎么也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废料,有天竟会摇身一变,成为革新当地烤烟技术的‘宝贝’。”26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坪种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总负责人贾光明对记者如是说。
始终心系烟农和烤烟的贾光明,从来都将自己视为一名普通社员,忙里忙外,总是有着操不完的心。当烤烟季节来临,贾光明就在厂房、货车、机器之间来回穿梭,亲自把关每一个环节。
烤烟选用的燃料以煤炭为主,虽燃烧速度快,但如果要控制好温度,就要不断地添煤,这使得烟农必须每晚熬夜盯守。长此以往,烟农们怨声载道。“这工作强度别说我们这些50几岁的烟农了,就是个大小伙子都够呛”。作为合作社负责人,贾光明也深知烤烟的劳累,可该如何为烟农减负,成了贾光明的头号心事。
2011年,他偶然间了解到一种以秸秆、木屑等为原料,通过粉碎、混合、挤压技术制成的新型清洁燃料——生物质颗粒燃料。
这种新燃料能量密度大,与普通煤炭相比,火力好控制,散热更均匀,烤出上等烟的比例也更高,最重要的是,能极大程度的缩减劳动时间。
以前靠人工加煤的方式,不仅每两个小时就需要加一次煤,而且不能精准控制温度。找到这样一个“宝贝”,贾光明欣喜万分。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求的解决方法么,既可以“就地取材”,将不用的烟秆作为原料的一种,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又可以减少因焚烧烟杆对周围居民健康的影响,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贾光明立刻打起了建一座生物质颗粒燃料工厂的“如意算盘”。但要建造一座燃料厂并非易事,场地搭建及购买设备需上百万资金,如何筹得这笔巨款?这又让贾光明的心里没了底。
思考再三,贾光明坚定信念,虽然筹办工厂前期需要投入一大笔资金,但长远来看,以生物质颗粒为燃料烤出来的烟质量更佳,综合收益比用煤更高,最重要的是能减少劳动力的付出,真正地减轻烟农的负担。
贾光明立刻向广元烟草公司寻求帮助,为了更好地助农增收、为烟农办实事,广元烟草公司决定全力资助。得到资助的贾光明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随即甩开膀子开始选址办厂、购进设备、寻找专业技术人员……该置办的项目无一不备。
2012年底,生物质燃料工厂在剑阁普安产业园区落成。2013年初,工厂开始投入生产。这种新燃料烤烟的方式一经推出,便迅速得到了烟农地响应与支持。随着新型燃料的普及,贾光明往返烤房的次数更多了,总是第一时间询问反馈意见。
“以前烧煤,要时刻地盯着烤烟情况,生怕控制不好温度,影响成品质量,一天下来,身上脏的不成个人样,费时又费力。如今只用两名人员,一个负责加料,另一个控制温度,能同时照看50间烤房,加一次料能管8个小时,干净又省力。”刘碧松满是喜悦地向贾光明说道。
目前,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全县范围得到了推广,且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贾光明又开始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烟田,贾光明不由得感慨道:“万万没想到,这些小小的秸秆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既然效果这么好,就要从实处真正地为烟农增收减负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