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南充农民工一家三口烧伤 润德基金及时送去善款
2021年08月23日 14: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3日电 (黎涛 陈淳)南充润德农民工关爱专项基金自今年5月成立后,于近日完成第一笔针对个人的捐赠,捐赠金额达2万元。

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
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

  本次捐助的对象是南充市营山县柏林乡龙坪村村民杨俊。近年来,杨俊一家在福建打工,今年7月5日,由于煤气爆炸,一家五口人中有三人因烧伤严重被送进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ICU病房。接受治疗以来,昂贵的治疗费让杨俊几乎崩溃。

  顺庆区农民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迎龙表示,基金管委会于8月3日收到南充市顺庆区驻福建农民工服务站关于南充籍烧伤农民工杨俊一家的情况,立即启动救助程序,安排工作人员对接,第一时间送去关心并核实烧伤情况。

捐赠现场。
捐赠现场。

  “我们在核实情况的过程中了解到,杨俊家只有他有固定工作,帮人开车,妻子和父亲主要带两个小孩,出事前存款很少。”杨迎龙介绍,杨俊家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父亲、妻子和小儿子都不同程度烧伤,其中父亲全身烧伤面积达95%,小儿子受伤面积超过80%,妻子全身多处受伤,预计整个医疗费用近百万,通过社会募集到40多万,仍然有几十万元的医疗费用缺口。

  8月4日下午,基金管委会紧急召开了南充籍烧伤农民工杨俊一家救助专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给予杨俊一家2万元困难救助的决定,并委托顺庆区驻福建农民工服务站向杨俊表达关心慰问。

  “为了养家,我白天帮人送货,还经常晚上出去兼职。平时开销太大了,大儿子还要读幼儿园,一家5口人要生活费,所以几乎没剩下什么钱。”通过电话了解到,杨俊一家人办理的都是老家当地的新农合保险,报销比例较低,跨省之后,报销比例就更低,而且流程也变长,住在ICU病房里,仅各种基础治疗和维持费用,每天都要上万元,身边能借的亲戚朋友,他早就借了个遍。

  于杨俊而言,润德基金的善款就像是一场及时雨。“经过前期治疗,现在家人都出了ICU。”杨俊说,意外发生得特别突然,润德农民工关爱专项基金会在很短时间内就将善款打到了账户上,及时帮助了家人的治疗。目前,杨俊家人的病情基本稳定。

  据了解,南充润德农民工关爱专项基金是顺庆区红十字会下设的一个分支基金,基金取名“润德”意为雨润万物,同心同德,汇聚各界力量,让大爱如春雨般滋润农民工群体。该基金针对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立足顺庆农民工,面向全市农民工,包括农民工本人及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应届毕业考入本科院校的困难农民工子女等。开展的农民工关爱服务内容包括医疗救助、工伤和意外事故救助、农民工“三留守人员”慰问、农民工专车、农民工子女助学、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资助、维权救助等。

  今年6月1日,该区农民工服务中心以及专项基金负责人员前往南充五中青龙山学校慰问了70名学生,向他们捐赠了书包等学习用品以及购书卡,价值合计3.65万元。8月5日、8月10日,又分别慰问了重庆龙市建筑工程公司、顺发集团、顺投集团、高新区科创中心工地、日上金属等企业、工地和一线环卫工人、保安,发放500元慰问金以及清凉药品大礼包。

  据统计,南充润德农民工关爱专项基金迄今为止,已募集社会各界捐赠的善款73.85万元,合计发放慰问金12.65万元,救助对象213人。

  “基金目前正在审核急危重病和工伤救助32人,金秋助学30人,还有创业帮扶10人,拟在开学之前救助帮扶到位。”该基金负责人介绍,将把基金募集到的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农民工身上,把农民工关爱和保障落到实处。(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