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专访⑦乐山市市中区委副书记舒东平
2021年09月29日 11: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9日电 (唐倩 潘阳薇)9月28日,2021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九寨沟县召开,会上公布了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乐山市市中区委副书记舒东平就市中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的变化、如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持续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介绍。

乐山市市中区委副书记舒东平。(起钰婷 摄)
乐山市市中区委副书记舒东平。(起钰婷 摄)

  问:在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中,市中区以综合考评得分第一的成绩成功命名,请问市中区是如何做到的呢?

  舒东平:市中区古称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在宋代《清音亭记》中就有记载:“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也就说明了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市中区的人文风情就有高度的赞誉。作为全国最早发展旅游的地区之一,我们从未懈怠,尤其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我们以创促建、以创提质、以创争优,推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融合发展,之所以取得第一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市中区是全国四大、四川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乐山大佛所在地,乐山大佛是世界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造像,构成“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宏伟气势。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此汇流,凌云山、乌尤山、龟城山九峰竞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誉为“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是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唯一的合作城市。

  久久为功的基础优势。乐山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市中区也因乐山大佛一跃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兴起的旅游城市。经过40年发展,现在区境内有国家风景名胜区1个、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重点公园2个,有全省最大的单体夜游项目——夜游三江。这里市场主体活跃,旅游配套健全,交通非常便捷,成都——乐山一线已经成为中国最成熟最炙手可热的旅游线路之一。

  厚积薄发的发展优势。市中区始终把天府旅游名县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推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各项工作。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有效克服了新冠疫情对文旅经济的冲击。2021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9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0亿元,同比增长66.56%和87.77%,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在全省率先实现文旅经济恢复振兴。

  问:从“一佛独大”到“景城一体、全域可游”,2020年市中区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同时,还成功创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年多来,市中区还有哪些变化?

  舒东平:乐山大佛历经海通禅师、章仇兼琼、韦皋带领三代工匠的坚持不懈、攻坚克难,耗时90余年终于大功告成。市中区继承古人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精神,锚定“文旅兴区、产业强区”发展战略,立足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深挖旅游资源禀赋,持续擦亮名佛、名城、名食三大“金字招牌”,不断端出“新菜”,始终走在文旅发展前列。

  擦亮大佛“金字招牌”。守护好乐山大佛,是市中区对世界人民、对子孙后代的历史责任,近年来,市中区将做强乐山大佛核心景区作为文旅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不断增强景区的承载力、影响力,努力向世界级景区标杆迈进。

  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原则,确保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得到完好保留。2019年4月,我们完成了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大佛修缮工程,建成了全省首个遗产监测系统,面向全球招募1216名“大佛守护人”。2020年1月,《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大佛保护纳入法律框架。同时,我们对大佛景区扩容提质,大佛文化广场、六度佛语长廊、“夜游三江·凌云山”、268米高的亚洲第一高喷水舞秀等重大项目投运,景区范围从2.8平方公里扩展至5平方公里,九峰盛景逐现、南北栈道贯通。通过新建成的嘉州渡码头坐船过江便可到达对岸的嘉州城,“夜游三江”荣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2021年清明和“五一”期间,大佛景区接待游客数量位居全省传统景区第一。

  擦亮名城“金字招牌”。嘉州城拥有近三千年的建城史,江畔矗立的明清古城墙城楼还可回见当年嘉城如凤的盛景,城内历史遗迹众多,岑参、李白、苏轼、陆游等文人雅士在此留下壮丽诗篇。我区贯通“游江、游山、游城”,梳理“文脉、山脉、水脉”,端出“茶香、菜香、书香”,以营造大佛脚下的慢生活为主题,培育发展与休闲度假相关的住宿、文博、娱乐、康养相关产业,游客停留天数增加至2.4天。先后启动老城区历史文化保护挖掘工程,完成了老霄顶“西南第一楼”、乐山文庙、龙神祠、明清古城墙等古建筑、古城楼、古遗迹的保护修缮,嘉州人文景观串珠成链。我们建成了被誉为“城市之肺”的全国地级市最大的城市绿心公园,开放了中国首个核聚变博物馆,提升了“成渝潮流新地标”上中顺文旅休闲街区,推出了网红63号自驾车营地等近郊乡村旅游景点30余处,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全域研学试点区县,并吸引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永久落户乐山。

  擦亮美食“金字招牌”。“食在四川,味在乐山”已深入人心。在四川这个美食大省之中,乐山美食一直享誉全川,市中区则是乐山美食的“集大成者”。我们紧紧锚定建设“世界美味之都”目标,以本地特色民俗美食为抓手,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了张公桥、嘉兴路、上中顺等6条特色美食街区,培育了“叶婆婆”“古市香”等网红门店百余个。跷脚牛肉、甜皮鸭、“四大串串”已经登陆北上广,走出国门,广受市场喜爱。2020年,以美食为主题的千年苏稽古镇旧貌换新颜,游客云集,一举成为天府旅游名镇和四川省首批特色小镇。同时,今年我们还高水平举办了嘉州美食文化节,西博会期间在成都参办乐山国际美食节,受到了媒体和游客朋友们的热情追捧,掀起了乐山美食“打卡”热,美食文化已成为乐山走向世界的崭新名片。

  问:作为一座老牌旅游城市,特别是假期旅游人数暴增,市中区是如何保障服务,增强城市“温度”的呢?

  舒东平:打造“最有温度的旅游城市”,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底气,让游客放心、舒心、开心是始终不变的目标。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待客之道,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坚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实现旅游业经济效应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让市中区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真诚服务让游客开心。全面开启“宠游客”模式,建立“保畅通、保安全、保服务”假日旅游工作机制,大力缓解“停车难、如厕难”,对外地游客“轻微违章只警示不处罚”,打造“大佛先锋”“嘉州小海棠”等志愿服务品牌,让路于客、让景于客、文明迎客、热诚待客。坊间都流传一句话:“大假尽量少出门,美食腾给外地人”,代表了我们的市民对游客的温情善意。

  智慧旅游让游客放心。在信息化时代为了让游客方便,我们开发了专业小程序,推送旅游线路、交通、住宿、餐饮等信息,满足订票购票、景区导览等功能,游客可以实现“一机游”。建成旅游大数据平台中心,我们能实时调度、监控和指挥各大景区景点,即时解决游客难题。大佛景区在全国率先实施总量控制、分散游览、网上预约措施,实现语音提示全覆盖。

  严守市场让游客舒心。越是旅游市场蓬勃繁荣的地方,越需要对市场环境严防死守。我们坚持“市区一体”的管理模式,整合文化执法、城管、运管、市场监管等市区两级执法资源,选派综合执法人员120余名,大力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旅游咨询、投诉、应急等机制常态化运行,杜绝旅游乱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旅游环境。

  问:谈谈您对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体会和对大会精神的理解认识,下一步市中区将如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持续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舒东平: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为今后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清华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下一步,我们将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文旅兴区、产业强区”发展战略不动摇,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突出文化、文创、文博、文娱业态发展,奋力开创文旅工作新局面。力争到2025年,全区旅游接待总量达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60亿元,全面建成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核心区。

  一是发掘佛禅文化价值。围绕打造世界闻名的禅意嘉州,将佛禅文化贯穿文旅产业发展全过程。围绕“世界名佛”“弥勒道场”等世界级IP,构建礼佛、游赏、研学一体的佛禅文化深度体验区,发展壮大主题酒店等“禅文化”业态,打造世界佛禅文化旅游胜地。持续实施“立体礼佛”计划,加强对大佛本体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力争将乐山大佛景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景区。

  二是培育精品文创业态。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开发打造一批主题突出、传播广泛、社会认可度高的文创品牌,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积极促进文创消费,创建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探索文创产品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创建一批“天府旅游名牌”,建成全国文旅消费试点市核心区和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是打造特色文博城市。深挖历史底蕴,精准挖掘梳理嘉州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内涵,加大非遗申报力度,再现嘉州国学文化、历史变迁、民俗风情,打造城市人文历史景观带。凸显城市文脉,依托历史遗迹、文化古迹等,建设一批文博场馆,将市中区建成一个文博场所成群、文化气息浓郁的人文之城。

  四是开发高端文娱康养。优化产业布局,紧扣成渝地区“后花园”发展定位,利用丰富优质的水域和绿色生态资源,开发康养旅游产品,布局养生、养心、养颜等业态,推动康养产业集群发展。创新体验模式,丰富世界级交响音乐会等文娱活动,在岷江流域和峨眉河流域发展医养康养度假新模式,建成富有活力的康养度假城市,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