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专访⑧大安区委书记彭长林
2021年09月30日 10: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30日电 (唐倩 潘阳薇)9月28日,2021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九寨沟县召开,会上公布了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大安区委书记彭长林就大安区如何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下一步如何擦亮、唱响“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进行了介绍。

大安区委书记彭长林。(姚津 摄)
大安区委书记彭长林。(姚津 摄)

  问:大安区作为本次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之一,请您简要推介大安区文化旅游特色资源。

  彭长林:自贡市大安区地处川南城市群腹地、内自同城化发展核心区,幅员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总人口41.16万。大安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浓缩了自贡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精华,是自贡“江姐故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四张名片的核心承载地。

  第一张名片“江姐故里”。这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诞生了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姐和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邓萍两名“双百人物”,自贡人的灵魂和生命都镌刻着“忠义爱国”,赓续着红色血脉。随着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的升级改造,大安必将成为集缅怀纪念、党性教育、研学培训、史料研究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第二张名片“千年盐都”。自贡是一座因盐而兴的城市,发端于东汉时期的凿井制盐,鼎盛时期开凿了一万余口盐井,成为全国井盐的中心。大安的燊海井,是世界第一口人工开凿的超千米深井,也是世界唯一现存的手工古法制盐地,堪称全球井盐的“活化石”。凭借盐卤和天然气“水火相融”的独特资源、一块铁一根竹的技艺创造,开启了现代工业城市的产业文明。

  第三张名片“恐龙之乡”。上亿年恐龙群窟、多样化地质资源,让自贡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恐龙遗址博物馆,展示着世界上最集中、最完整的侏罗纪恐龙化石遗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方特恐龙王国公园即将开园,“让恐龙活起来”的梦想变为现实。

  第四张名片“中国灯城”。始于唐宋,久盛不衰,享有“天下第一灯”美誉的自贡灯会,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在全球80多个国家、500多座城市展出,为我们搭建起走向世界的桥梁。投资300亿元打造的中华彩灯大世界,今年线上“云观灯”人数超6亿人次,线下游客超130万人次,入选“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荣获全国最佳灯会和最佳夜游项目金奖。

  江姐故里灯耀世界,恐龙之乡大美大安,欢迎大家前来游盐都、忆江姐、寻恐龙、赏彩灯!

  问:为扎实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大安区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果?

  彭长林:大安区坚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发展全域旅游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作为“一号工程”,构建起“四轮驱动”的创建格局。

  一是构建有力的领导体系。市委领导挂帅,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市区部门协同配合、强力推进,形成“市区两级联动”的创建格局。

  二是编制科学的规划体系。高标准完成全域旅游规划和牛佛古镇、青龙湖片区等重点区域规划,联接文旅、农旅、康旅等,编制形成5个规划体系。

  三是搭建高效的推进体系。建立市级月调度和区级周研判、日分析机制,市、区目标绩效办和组织、纪检等部门联合挂牌督办,特聘专家团队全程提供专业指导。

  四是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开通重大文旅项目“绿色通道”,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创建工作和文旅产业发展,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全程参与,确保要素资源向创建倾斜。

  在强力有效的措施之下,大安区文旅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等荣誉,方特恐龙王国公园、中华彩灯大世界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正加速转化为发展新支撑、产业新动能。2020年接待游客892.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32亿元,近三年来游客接待量年均递增13%,旅游综合收入年均递增17%。

  问:接下来大安区准备如何贯彻落实本次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擦亮、唱响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彭长林:本次全省文旅发展大会进一步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抓文旅融合发展的信心决心,是深化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再部署”“再动员”,为我们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旅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融入自贡“四个城市”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自贡文旅名城核心区,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是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场景。按照“景城一体”统筹打造思路,大力实施“点—线—面”全域旅游发展计划,全力推动恐龙文化旅游、彩灯文化创意旅游、老城历史文化旅游一体发展,启动非遗传承、一村一特等8大全域旅游重点工程,推动文化旅游与工业、商贸、农业、体育等跨界融合,加快形成“一轴两核三区”功能布局,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是打造文旅核心引擎。高品质建设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加快推进方特恐龙王国公园及中华彩灯大世界二期项目建设,提档升级三多古寨、牛佛古镇等景区品质,加快建设青龙湖旅游度假区,集中优势资源和重点项目聚力打造5A级景区,构建龙头带动、多点支撑、全域融合的文旅发展格局。

  三是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建设川南旅游商品产业园,持续提升彩灯、恐龙、井盐制品、盐帮食品等特色产品知名度,推出更多具有大安文化符号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动夜间经济向场景化、内容化、IP化渐进发展,打造成渝地区特色消费目的地核心区域。

  四是培塑优质旅游环境。加快特色旅游购物街区建设,加大全业态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特色餐饮等项目招引力度。提速推进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提升旅游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管理,理顺消费市场管理体制,提升综合执法水平,营造宜居宜游、和谐稳定的旅游市场环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