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什邡:“访”掉思想包袱 “育”出干事激情
2021年12月02日 15:3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日电 (邹润梅 林玲)多方筹资为修复村道尽心尽力,坚守一线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从受处分之初的消沉低落,到如今在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什邡市禾丰镇镇江村支部书记高安有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回访现场。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回访现场。什邡市委宣传部供图

  此前,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高安有,因未严格执行土地管理相关规定,未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擅自出租集体土地修建砂场及堆放砂石,导致镇江村集体土地改变土地管理性质和用途,存在失职渎职,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处分后,组织还会不会使用我?同事们会不会对我‘另眼相看’?”这是很多“跌倒”干部的担忧。什邡市纪委监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工作方针,按照《什邡市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使用工作办法(试行)》要求,针对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实行回访教育,为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回访方案,形成分类别、多层面、全覆盖回访受处分对象格局。

  受处分之初,高安有一度意志消沉。“老高,严惩其实就是厚爱,希望你能放下思想包袱,在哪跌倒在哪爬起来,组织对你的关心和爱护是不会变的,弥补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努力工作……”什邡市禾丰镇纪委书记周雨了解其思想动态后,与该同志谈心谈话,帮助其解开心结、重鼓干劲。

  一句句关心的话语,解开了高安有的心结。“当年一心只想到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真是不应该。组织没有因为我受处分而对我‘另眼相看’,这次暖心回访,让我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我将放下包袱,改正错误、努力工作。”高安有在接受回访时说。

  回访工作结束后,高安有丢下思想包袱,将激情投入到他热爱的工作中。在了解到位于镇江村松林路段和渔江路段的村道因历经多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和垮塌后,高安有积极带头向上级申请了相关政策,对两条长达2.8千米的村道进行了修复,解决周边2600余名村民和300名企业员工的日常出行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安有带领村两委班子、组长、党员、志愿者等坚守一线,通过张贴宣传单、发放倡议书、微信群发声等方式,帮助村民了解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减少了不必要的恐慌。

  高安有的扎实肯干,干部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大家一致推选高安有担任镇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为确保回访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什邡市纪委监委还规范回访内容和流程,督促受处分党员干部所在单位(部门)建立教育管理工作档案,将处分文书、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回访教育情况、处分期满或处分影响期满考核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将回访教育与落实监督责任相结合,对于受到严重处分的党员干部,督促被回访人员和发案单位分析原因,排查制度漏洞,找准“病根”填补“漏洞”。

  “我们将常态开展回访教育工作,‘访’掉受处分党员干部思想包袱,做好思想教育和政策解释工作,指出问题,肯定成绩,‘育’出干部干事激情,让他们既感受到纪律的硬度,又感受到组织的温度。”什邡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