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充建成高标准农田近50万亩
2021年12月03日 13:3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日电 (李同周)近日,在西充县常林镇金祠寺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轰鸣不断,有的忙着平整田地、有的忙着开挖水渠、有的忙着修筑路基……经过整治的田地,田成块、地平整、路相通、渠相连。

“地成块、田成方”的高标准农田。李同周 摄
“地成块、田成方”的高标准农田。李同周 摄

  “过去我们这边的田地形状不规整,地势矮的田地会受涝,地势高的田地又会受旱,耕种非常困难。”金祠寺村党支部书记杨俊感叹道,在农田整治之后,该村的农田彻底变了样,由一块块分散的小田变成了大田,起伏的坡地变成了平地,田间地头多了一条条产业路、灌溉渠,大大改善了种植条件。

西充县常林镇金祠寺村高标准农田。李同周 摄
西充县常林镇金祠寺村高标准农田。李同周 摄

  “该镇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1670万元,主要内容包括:田型调整1429.47亩、河道整治4.986公里、新建渠道8.717公里、渠道清淤3.314公里、产业道路11.881公里、稻田进水系统建设5.5公里等,项目涉及常林镇金祠寺村、范家堰村、板桥子村多个村。”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股长朱俊林介绍,2021年西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面积4.86万亩,总投资1.45亿元,涉及常林镇、占山乡、晋城镇、多扶镇等乡镇,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整理,新建田间道路,新建排灌渠道,维修整治山坪塘,新建、整治拦水堰,整治防护排洪沟等内容。建成后农田将由原来的“串排串灌”提升为“地成块、田成方、能排能灌、宜机操作”的新型高标准农田。

  “西充属浅丘地区,农村田地零星散乱,导致耕种困难,将其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后,既可以提升土壤肥力,也为机械化生产、规模种植创造了条件。”朱俊林介绍,该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着力优化田块布局,坚持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提升机械作业能力;比照丘区农机作业条件,新建产业路、机耕路;完善田间渠系,配套蓄水设施,推广节水灌溉。

  据了解,近年来,西充县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实行农田整治、农作物轮作种植,提升农田产出效益,着力破解丘区农业“种粮不赚钱、规模发展难、机械化程度低”的发展瓶颈。目前,全县高标准农田已达49.6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域内,农田排灌能力达85%、农机作业能力达75%,提升粮食生产能力560万公斤,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