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第十一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在曾家山“云”开幕 彰显蜀道之美
2021年12月10日 16:1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0日电 (苗志勇  刘旭)康养曾家山,安逸走四川。12月10日,第十一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民俗文化广场举行。同时,因疫情防控需要,开幕式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推介了大蜀道沿线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数十万网友在线观看。

开幕式现场。苗志勇 摄
开幕式现场。苗志勇 摄

  本次活动以“小养胜地大道朝天”为主题,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元市人民政府主办。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大蜀道自驾游联盟成立仪式和第八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仪式,曾家山景区被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四川省文艺创作基地”。

曾家山景区被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四川省文艺创作基地”。 刘旭 摄
曾家山景区被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四川省文艺创作基地”。 刘旭 摄

  大蜀道文化旅游节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川东北地区高水平文化旅游盛会,也是蜀道沿线唯一经批准的以蜀道文化旅游为主题的节庆活动,是文旅兴市的重要举措和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平台。

第八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仪式。刘旭 摄
第八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颁奖仪式。刘旭 摄

  据介绍,本次活动重点突出“蜀道之美”“文化之旅”“康养之都”三大主题,充分展现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同屏联动方式进行。线上同步开展“云开幕”“云游曾家山”等活动,让古代经典与现代时尚交织;线下除了有常规的开幕式系列活动外,还设置了“穿越千年古蜀道”大蜀道自驾游联盟活动、大蜀道文化旅游线路考察、蜀道印象—大蜀道联盟成员单位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

  广元是大蜀道上的璀璨明珠,自古就有“蜀道咽喉、川北门户”之美誉。多年来,广元持续举办大蜀道文化旅游节,以国际视野开展蜀道“大考古、大研究、大保护、大展示”,促进“大产业、大旅游”,为四川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幸福生活的新需要。

  进入“十四五”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蜀道沿线县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正以前所未有之势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发展度假旅游、康养旅游、音乐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

  作为广元市第十一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承办地朝天区,文化底蕴深厚,是大蜀道的集中展现地。境内古寨、古驿、古关、古铺、古栈道遗址众多,有4大古寨、6大古驿、8大古关、10大古渡、10大古铺,是中国蜀道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的核心走廊。中子铺细石器文化、蜀道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五张文化名片独具魅力;有明月峡古栈道遗址、中子铺遗址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此外,朝天区还是全市康养旅游的龙头。近年来,该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贯彻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广元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决策部署,突出生态特色,坚持品牌化打造、精细化服务、融合化发展,全面提升旅游知名度、产业关联度、游客满意度,推进了全域旅游发展。目前,该区成功创建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