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1日电(单鹏)《品读四川工业遗产》发布暨第四批四川省工业遗产授牌仪式21日在成都市国营锦江机器厂举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周海琦和四川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李银昭共同为四川省首部工业遗产读物《品读四川工业遗产》揭幕。

现场,周海琦在致辞中表示,四川工业历史厚重悠远,发展成就光辉璀璨,留下厚重的历史底蕴、众多的工业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都已成为四川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浓厚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目前四川省现有认定省级工业遗产项目27个,国家级工业遗产项目19个,获评总量在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中位居第一。

周海琦表示,为贯彻落实《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扩大四川省工业遗产知名度,制作了四川省首部工业遗产读物——《品读四川工业遗产》(故事篇),并以这次专题宣传的方式向公众集中展示四川省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情况。这对传承四川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周海琦希望,通过此次主题活动,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四川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吸引各界人士和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业态新模式,充分挖掘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点亮工业“蜀”光,把工业文明“遗珠”擦得更亮、用得更好,大力赋能增强四川工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制造强省建设。
当日发布仪式还为威远煤矿工业遗产群、桑都记忆·1958、国营永光仪器厂、宜宾南溪国营第215厂、自贡涵院、三五三六工厂军工遗址等共计6家第四批四川省工业遗产进行授牌,并举行四川省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专题交流会,邀请了文物保护专家、媒体专家、投资基金公司共探未来发展之路。
据了解,本次活动地点选在国营锦江机器厂,充分体现弘扬四川工业“蜀”光的用心。据国营锦江机器厂厂长陈海牛介绍,这里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家大型综合性航空修理厂,传承着中国最早飞机制造(修理)厂、最早航空发动机制造(修理)厂和最早航空研究院的基因,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和中国航空文明的标志。去年,国营锦江机器厂成功申报第三批四川省工业遗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