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珙县:破题社工“四难” 志愿服务“入心”
2021年12月22日 13: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2日电 (吴平华 贾明高 文良炳 )珙县在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社会工作者协会等方面作用,着力破解社工组织交流不集中、孩子课外学习无场地、群众培训无师资、社工服务不专业等难题,大力弘扬志愿、奉献社会正能量,用心用情用力把志愿服务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针对社工组织交流不集中等问题,珙县主动在县城城区黄金地段统筹近1000平方米的门面房作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并完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为僰乡义工协会、互助协会、珙童协会等社会工作者协会,以及广大志愿者、义工等提供宽敞明亮的联谊、互动、交流、协调等集中活动场地,让志愿者们有了稳定的“家”。全县志愿者通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牵线”,联席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从而互相认识、互通信息,在各自协会需要人手的时候,互相请求支援,互相支持配合,互相协调力量,甚至采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志愿者协会共同联办募捐、义务守护危重病人等形式,提高效率、扩大宣传。2021年以来,全县100余个协会开展活动2000余次。其中志愿者协会开展助困、助学、助医、助残、助需等活动近1000次,惠及求助群众8000余人。

  针对许多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找不到合适场所等问题,珙县紧扣少年、儿童特点,开设小小游乐场、青春书吧、四点半作业吧、智力赛道等多个功能板块,寓教于乐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打造成“少儿乐园”“留守儿童之家”;实施“益童计划”关爱儿童服务项目,重点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益智游戏、兴趣养成等服务,培养“阳光少年”,使其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邀请象棋协会等专业师资为100余名留守儿童现场教学,培养小朋友动手动脑能力,已开展10余期公益象棋学习和比赛活动;设置“小画家”公益绘画室、“小小书法家”书房等板块,定期开展绘画、书法等“比武活动”,着力培养小朋友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习惯,500余名小朋友从中受益;建立微影院,为小朋友播放红色经典影片、动画片,启迪儿童智慧,丰富课外生活,惠及近1000名小朋友。

  针对群众培训无师资等问题,珙县除了对外邀请专家、名师现场授课,还大力整合农技人员、工艺匠人、“非遗”传人、致富能人、网红达人等乡贤能士,建立珙县为民教学师资库,有序邀请到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相关教学基地等场所开展家政服务、宜宾燃面、水产养殖、厨房技艺、花草种植、果木栽种、苗族蜡染、麦秆画制作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实地教学,让参加培训的人根据自身爱好“点单”,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力争人人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同时,根据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个人素质、本领掌握、是否就业等方面情况,积极对外推荐就业,并对有条件、有能力的有识之士推荐创业。目前,已有1500余人参加培训,推荐就业300余人,自主创业20余人。

  针对社工服务不专业等问题,认真梳理资源要素、群众需求、服务项目、策划活动四张清单,在珙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珙县社会工作服务总站、社会组织孵化园等有关场所,都完善了相关的设备设施,并配备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亲民水吧、大量书籍、经典影片、丰富活动.....以及干净整洁的优质环境,都给人以温馨如家的感觉。同时,在老人、孩子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创新推出家属“反哺”志愿服务活动,享受服务的家庭按照服务场所排定的时间表,派出专门人员参加书吧整理、卫生保洁、活动引领、秩序维护等相应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巡场镇、上罗镇、孝儿镇等社会工作服务站已组织开展“反哺”志愿服务30余次,参与服务者达300余人,在社会上掀起人人争当志愿者的热潮,形成志愿服务、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