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中国移动5G冰雪之队空降咪咕汇
2021年12月26日 16:2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6日电   25日晚,致敬热爱——动感地带・第十五届音乐盛典咪咕汇盛大举办。作为华语地区首个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音乐颁奖盛典,本届咪咕汇现场汇聚G.E.M。邓紫棋、黑豹乐队、李宇春、马栗、欧阳娜娜、小鬼-王琳凯、五月天、谢春花、许嵩、薛之谦、Sunnee杨芸晴、周杰伦、周深等实力音乐人,30多个专业奖项重磅颁发,乐迷们通过咪咕音乐、咪咕视频、咪咕爱唱、咪视通、移动云VR、魔百盒、中国移动5G FUN映厅等平台直播全程见证,再燃华语乐坛十五载高光记忆,共赴年度狂欢。

咪咕汇现场。咪咕供图
咪咕汇现场。咪咕供图

  自2007年首度举办至今,咪咕汇一直代表着国内音乐颁奖盛典的顶级制作水平。2021年,动感地带·第十五届音乐盛典咪咕汇升级打造了全球首场“元宇宙交互时空·云演艺音乐盛典”,集合5G+4K超高清+MR、数智人及云端交互等行业最前沿技术,盛典主现场、咪咕汇·冰雪第二现场跨时空联动,打破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开启音乐+冰雪元宇宙沉浸式交互体验。本届动感地带咪咕汇上,周杰伦与其虚拟粉丝橙络络的同台互动,更是当晚舞台的一大惊喜,掀起云端乐迷最强声浪。

动感地带全新品牌代言人——橙络络。咪咕 供图
动感地带全新品牌代言人——橙络络。咪咕 供图

  当晚盛典舞台上,周杰伦的演出可谓经典重现、惊喜不断,《等你下课》《我的地盘》《七里香》等美好又熟悉的旋律,把大家带回了青葱的校园时光,让粉丝们大呼“爷青回”。在周杰伦演绎《我的地盘》的时候,充满未来感的舞台上还空降了一个杰伦的特殊粉丝——橙络络。她身穿橙色衣裙、青春可爱,伴随着轻快动感的旋律起舞,引发云端观众热情打CALL。

咪咕汇·冰雪第二现场对话谷爱凌。 咪咕 供图
咪咕汇·冰雪第二现场对话谷爱凌。 咪咕 供图

  当前全民共迎冬奥热情高涨,本届咪咕汇以“爱在冰雪间”为主题,特别设置了“元宇宙冰雪派对”第二现场,连续4小时以音乐和冰雪为载体的精彩节目致敬冬奥,并通过MR虚拟冰雪场景打造、两大现场跨屏互动等形式,带领云端观众自在穿梭于“音乐+冰雪”元宇宙交互时空。

  盛典当天,咪咕汇·冰雪第二现场集结了空前强大的冰雪名将阵容:奥运冠军杨扬、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李佳军、冬奥冠军张虹、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谷爱凌、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徐梦桃、短道速滑世界冠军任子威悉数打Call,音乐人吴奇、沙楠杰深情献唱,与云端观众一起提前进入冰雪时间。身处第二现场的短道速滑传奇运动员李佳军还通过跨时空交互,向盛典主现场的G.E.M。邓紫棋颁发“年度唱作歌手”特别奖项,也同时将因热爱而坚持的追梦精神跨屏传递。

  更惊喜的是,冰雪元宇宙还迎来多个数智人现身互动:中国移动以谷爱凌为原型打造的5G冰雪数智达人MEET GU,新国风数智达人麒犀,咪咕音乐首位超写实音乐数智达人“RIM瑞米”等惊艳亮相。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咪咕以中国移动5G+、算力网络为坚实底座,为盛典提供了新型的数智化服务,推动用户进入虚拟与现实更深度融合的演艺世界。这也是继11月中国移动咪咕公布了基于元宇宙的“MIGU演进路线图”后,落地的首个大型应用场景。

  作为元宇宙交互时空·云演艺音乐盛典的一次大型实践,本次盛典的开创性不仅体现在多元化沉浸式内容,更在于不断更新的交互体验。

  依托5G+超高清+MR及云端交互的科技升级,本届咪咕汇首创盛典晚会跨界应用电影级实时调色直播技术,并为云端用户提供了“动感地带·5G+4K盛典视角”“全景视角”“竖屏直拍视角”“VR云同台”“汇客厅”“X视角”“冰雪·第二现场”七大视角,解锁全方位多角度观看体验。

  此外,点击咪咕音乐“5G趣现场”云包厢功能,乐迷们就可以一键创建专属VIP包厢,分享云包厢链接,邀请与三五好友在云端组团看演出、听歌聊天,实时感受不一样的云上观演乐趣。

  本届盛典现场,咪咕汇再度携手动感地带升级音乐特权,共同探索内容付费等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拓展年轻人的音乐新地盘。同时,动感地带全新品牌代言人——橙络络在第十五届咪咕汇上首秀出道。

  橙络络是动感地带首次与年轻用户共创打造的AI少女,她来自2070年,唱跳俱佳,曲风多变。基于5G通讯技术和内置的超级SIM卡芯片,她拥有高速传送和超级储存的特殊技能。她因亲人的舞台梦想而诞生,带着对偶像的喜爱而降临,努力登上了咪咕汇舞台,与偶像同台,实现了梦想,并且在咪咕汇舞台上受邀成为动感地带品牌代言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将与动感地带品牌一起,共同打造5G时代年轻人专属通信潮牌,带领年轻用户打破虚拟与现实的次元壁,延伸非凡感官体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