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7日电 (吴平华 陈小雄)在实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简称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中,交通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先手棋”。今年来,宜宾市叙州区通过不断优化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消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农村交通瓶颈,为书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夯实了交通之基。
要致富、先修路。油樟产业、竹产业是叙州区樟海镇主要支柱产业,也是樟海镇瓦房村大多数村民的生计来源。过去由于陆路坎坷泥泞,运输不便,瓦房村村民运输竹子主要依赖水路,一旦碰上汛期,水路运输就得受限。
原古柏乡撤并至樟海镇后,总投资4500万元,全长15.9公里、宽6.5米的两地直连道路开始建设,并于今年11月底主体完工试通行。瓦房村正好处于这条宽敞的硬化直连路上,通车后,瓦房村村民的产业运输终于不再受限于水路。“现在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山脚下,运输竹子更方便,同时还方便了村民们油樟蒸煮过程的运输,加快了产业运转效率。”瓦房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王家禄说。
直连路从门前过的瓦房村村民邹明华也不用为自家的养殖业运输难题犯愁了,他坦言:“路通到家门口,做生意更方便,无论是别人来买还是我送货也好,都非常便捷。”
聚焦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新需求,今年以来,叙州区在大力实施撤并建制村与新村委会间直连道路新建工程、联网路工程以及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等工程建设同时,以深入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为抓手,逐步完善农村招呼站牌,持续加大农村便民客车“小黄车”投放力度,推动乡村客运从“有”向“优”提档升级。
截至目前,叙州区新建农村招呼站(牌)454个,新投放农村便民小客车216辆。2021年完成撤并建制村畅通或联网工程62.6公里,完成率达到省市下达任务30.7公里的203.9%。完成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40.3公里,完成率达到省市下达任务7公里的661.42%。
“未来几年,我们将围绕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方祖平介绍,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规划引领,围绕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和一核四片,共谋划和包装28个项目,总投资17.5亿元。二是抓资金争取,通过对上汇报,力争完成5个亿以上的上级资金争取。三是抓项目建设,到2022年底,65%以上的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能够在15至30分钟快捷地上高速公路;到2023年底,所有的中心镇对外通三级以上的公路,100%的乡镇到中心村、中心村到一般村实现硬化公路,安防设施基本完善;到2025年底,70%以上的中心镇对外通二级及以上的公路,70%以上的一般镇对外通三级以上的公路,所有的撤并建制村都能够实现通硬化路或者黑化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