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珙县 :“4+N”为民机制“闭环解锁”群众难题
2022年01月05日 15: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5日电 (吴平华 何沂 李泽霞)在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过程中,珙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结合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等人生四个环节,硬核推行“4+N”为民服务机制,“闭环解锁”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难题,始终让幸福之花绽放在广大群众的笑脸上。

  “妇联+珙童阳光协会”让儿童欢乐多

  珙县妇联以切实保护儿童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倡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适量的运动、保持稳定的情绪,为儿童构建最细微、最活跃、最贴近生活的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善、美、暖、乐、富”五位一体的儿童之家,以“微家”力量凝聚“大家”温暖。特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家团队开展心理援助,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心理疏导干预、学业辅导、手工活动、感恩励志故事宣讲等服务活动。

  目前,在建立“儿童之家”和心理援助宜宾工作站基础上,又在巡场镇龙祥社区设立儿童之家和心理援助工作站示范点,对儿童进行长期心理援助工作;珙童阳光协会的志愿者围绕“分享→感恩→成长”主线,通过入户走访、互动游戏、自编自导自演儿童节目,心理科普咨询、安全知识宣传、暑期作业辅导和DIY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活动,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仅今年就开展“快乐手工”DIY活动和“趣味游戏”活动30余次;开展大型社区儿童联谊活动10余次。

  “共青团+特教学校”让青年增自信

  共青团珙县委员会积极对接壹基金、宜宾春霞协会等外来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援助项目,重点从心理辅导、防灾避灾、团队协作等方面,大力培养锻炼本土专业人才,切实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借助“青年之家”“少年港湾”等活动阵地,持续开放开展读书会、文学沙龙、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等各种活动。

  目前,已开展读书会30余场,文学沙龙10余场,心理辅导5场;珙县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天面对智障、语障、肢障、视障、多动、脑瘫、自闭、癫痫等在校学习困难学生,全力承担着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及多重残疾等7类特殊青少年的教育教学重任。学校除了日常的课业辅导、兴趣培养、文娱活动外,还联合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融入社会实践,丰富特殊教育活动内容,积极改变他们本来就是弱势群体、本来就需要呵护的传统观念。今年以来,已组织10余次200余人参与交通文明劝导、卫生大扫除等活动,大力培养特殊青年的实践能力,着力增强他们的自信。

  “残联+志愿协会”让中年有奔头

  珙县残联积极为残疾人开展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活动和心理健康服务,惠及残疾人1370名;投入66.917万元实施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落实服务对象293人。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发放生产帮扶物资等方式,促进城乡残疾人以从事种养业、家庭手工业、社区服务业、个体工商业等形式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以养老护理、中式烹饪技术为培训重点,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扶持残疾人2543名残疾,落实帮扶资金117.33万元,为全县700名残疾人提供扶持,发放肥料80.5吨,安置残疾人就业226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53.14万元;珙县社工站(室)、僰乡义工协会、互助协会等志愿者积极行动,根据求助人的需求,为广大求助群众提供财物募捐、重病看护、常规培训、心理安慰等义务服务活动,点亮求助群众的生活希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开展财物募捐100余次,看护困难重症病患500余人,开展聊天陪护1000余人次。

  珙县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积极为特殊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全年目标任务0.78万人,目前,已经完成1.03万人,完成了目标任务的132.05%。实现全县符合条件人员养老金发放全覆盖,全年目标任务7.12万人,已经完成7.50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6.0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7%以上,累计发放低保、残疾人补贴等保障金3.6亿元;针对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年人缺少生活照料,安全隐患较多的养老难题。珙县积极为民办实事,引导和组织村委会、村老协、老年人、志愿者“四方”签订《助老巡访爱心合约》,村委会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和保障,村老协负责建立和管理老年人台账,每个村民小组推选1名以上志愿者作为助老巡访员开展助老巡访工作,针对体弱多病、精神孤寂老人的痛点难点,采取生活问题居家解决,文化需求和健康问题集中解决的“分散+集中”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帮助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用小成本投入、大社会效益破解农村养老难题。自“四方合约”推行以来,全县344名助老巡访员已为57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了定期巡访服务,“四方合约”助老巡访模式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