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充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04月18日 16:3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8日电 (赵威)近日,西充被正式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据了解,西充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265公里,5条高速公路12个互通交会于此,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乡村道路内联外畅,县域“半小时”、成渝“两小时”交通圈全面形成。

关文枢纽。蒲南平 摄
关文枢纽。蒲南平 摄

  公路通车里程3265千米  “三横四环五纵”交通网四通八达

  “爸妈,你们多保重,下周我们再回来陪你们过周末哈。”

  “你们也多保重,注意安全哟。”

  西充县晋城街道板凳垭村,村民李开发正和坐上小轿车的大女儿一家辞别。

  “现在交通好了,开车回来不到10分钟,家住县城的大女儿一家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回来看望我们。”送走大女儿一家后,李开发满脸笑容地介绍着这几年村里交通的变化:2017年修通了村组道路,2018年县城至板凳垭村的公路加宽升级为柏油路并安装了波形护栏,2020年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板凳垭村交通的变化只是西充县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西充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按照道路围着产业转、围着旅游走、围着城镇步的思路,该县已建成“三横四环五纵”交通主干网,成功构建了县域内30分钟交通圈、生活圈、物流圈。

  “我们不仅实现了县城到各乡镇、邻近乡镇之间的互联互通,而且全县所有建制村都通上了客车。”该负责人介绍说,交通先行带动西充高质量发展,有机产业园蓬勃发展、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城市发展蒸蒸日上。仅旅游业,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就同比增长了24.4%、25.8%。

  “专业化+市场化”  管护道路管养更加高质高效

  西充县分水岭至原复安乡的通乡公路仅有2公里,但却和其它公路有所不同。据负责人介绍:“不同之处在于柏油路面下的水稳层是采用本地常见的页岩,配比一定的固化剂等作为公路基层,替代了常规的水泥稳定碎石层。”

 广南高速和成德南高速交会处———李桥枢纽。蒲南平 摄
广南高速和成德南高速交会处———李桥枢纽。蒲南平 摄

  据了解,无大江大河过境的西充,道路建设的砂石材料匮乏,导致传统筑路材料的成本居高不下。于是,西充县交通运输局开展了“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养护水平”为目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科技竞赛,研发出就地取材加固化剂替代传统的砂石水稳层。

  该负责人介绍,新技术有三大好处,首先是环保,就地取材,减少了固体废弃物;其次是造价降低,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成本20%-25%;第三是工期缩短了15%-20%。

  除“四新”技术示范,该局全面推行“路长+警长+记者曝光员+群众监督员”“两长两员”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探索推行“绣花式+物业式+包干式”管养模式,采取“专业化+市场化”管养方式,道路管养更加精准精细、灵活多样、高质高效。

  在智慧平台示范建设上,该局高标准建成“智慧公路”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公路资产信息数字化、养护作业考核智能化、安全监控融合共享化、管理执法精准化,农村公路管养真正实现“可视、可测、可控、可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