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绵阳梓潼: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争气井”
2022年04月20日 20: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0日电 (胡莎莎  轩新)在绵阳市梓潼县观义镇池塘村3社,有着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关基井。这口深井已围上白色的围墙,一块提醒牌特别醒目:当心中毒、当心天然气爆炸。蓝天白云下,采气井口静静伫立,斑驳的铁架犹如一座无字丰碑,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这口引以为傲的超深井为何叫“争气井”?开钻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关基井。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关基井。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观义镇池塘村3组组长龙和宗的带领下走近关基井,这是一座用围墙围起来的油气井,高约2米的机井身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铁制阀门,周围分布着一些配套设施,基座特别显眼。这里,坐落着新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关基井,三年探钻7175米,使我国跃入当时世界深井钻探的先进行列。通过走访得知,这口深井是由当时川西北矿区7001钻井队承钻,1974年12月17日开钻,1977年12月4日完钻。

  钻超深井,需要多项科技的支撑,体现的是大国深度,每向下一米,都是在深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新挑战!由于我国深井钻探技术起步较晚,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深井钻探科研难度极大、后勤保障乏力,缺技术,缺工具,没有地质资料,可以说关基井的开钻几乎是在极度困难中探索前行。

  通过专家反复测绘,研判会商,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最终确定在观义镇池塘村3组打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因为这里区域构造位置在老关庙背斜近顶部轴线上,属于龙门山前山带与川中地区过渡带,是连接中坝、八角场、龙女寺的东西向区域大剖面,在这里钻超深井对于弄清过渡带地区的地质构造,含油、气情况,寻找后备油、气资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基井纪念碑。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关基井纪念碑。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毫无疑问,这是一口科研井,一边钻探一边进行技术攻关;也是一口“争气井”,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为中国人民争气。重任在肩,人定胜天。7001钻井队的全体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敢打敢拼,战胜了在钻井过程中一个又一个困难,把国内超深井钻井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天、入地、下海”是21世纪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三大壮举,与“上天”“下海”相比,我国的“入地”工程相对滞后。石油是工业的血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974年12月17日,高耸井架在梓潼县红旗区(现梓潼县观义镇池塘村3组)的山梁上立了起来,寒风朔号中钻头开始一寸寸向地层下挺进,24小时不间断向下探索。当时,全国十余个厂所院校,石油系统专业力量先后参战。担任钻井任务的是7001钻井队,来自全国各省区的100多个钻工兄弟在这里组成一支钻井先锋队,一干就是3年。

  接到任务的7001钻井队因为没有经验,能不能打成这样的超深井,感到困难很多,心里也不踏实。当井深达到4000米时,钻井队就遇见了高压盐水层。曾在川西北矿区7001钻井队担任队长的刘汉贤说:“盐水层出来以后就把我们的洗井泥浆给污染了,钻井的泥浆像我们人的血液一样,泥浆污染过后,如果处理不好,就根本无法打井。”然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处理此类情况没有经验,更没有技术,一边摸索一边前进,西南石油学院专家、四川石油管理局调配专家现场蹲点,成立钻井液攻关组,不断试验,反复论证,终于研制出抗高温、高压、热稳定性好的泥浆体系。

  有这样一个场景,让刘汉贤至今记忆犹新。1976年7月的一个凌晨,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呼啸的狂风把钻井队动力设备刮翻了,瞬间动力设备处于瘫痪状态,整个钻井动力失效。钻具还在井里面,怎么办?如果卡钻,后果不堪设想,刘汉贤想到这里背脊发凉。就在这个危机时刻,钻井队全部职工自发弄上管钳、链钳,加上加力管、钢丝绳,就开始人工开钻,十多人一组,推一会儿,又换另一组。漆黑的夜里,大伙就靠手电筒,在狂风暴雨中轮流上阵,用人工力量让100多吨的钻具动起来,一直持续到早上8点,整整5个小时没有一人叫累,个个淋成了落汤鸡,大伙只有一个信念,绝对不能卡钻,不能因此延误工程进度。

  1977年12月4日,关基井以7175米完钻!在关基井的钻探过程中,7001钻井队先后战胜高温、高压、盐水层、石膏层、垮塌层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取得了川西北地区白垩系-二叠系完整可靠的地质剖面,开展了7项录井,取得了33项资料,334514个数据,发现了32个油、气、水显示和气测异常段,为川西北地区石油勘探打开了新局面,为研究川西北-川中过渡带的石油地质情况提供了“一手”资料。形成了使用自制取心工具和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地层牙轮钻头、超深井泥浆处理剂、油井水泥等多项科技成果。(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