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7日电 (唐倩)27日,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全才,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首席专家赵松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根绪等一行组成的专家团队探访了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冰川,这是2022年“四川好水”冰川水野外科考行的第一站,专家团队们将通过他们的专业视角来探寻“四川好水”。

四川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是全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省域内湖泊冰川遍布,有大小河流近3000条。海螺沟缘何被选为本次科考行动的第一站?本次科考行动将侧重于哪些方面?“好水”的指标有哪些?

“海螺沟位于贡嘎山的东坡,贡嘎山被誉为‘蜀山之王’,它不仅是四川的最高峰,也是中国内陆的最高峰,而深藏于‘蜀山之王’贡嘎雪峰脚下的海螺沟,是世界上仅存的低海拔冰川之一。”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王根绪称,有科学研究表明,冰川水是最优良的水资源之一,本次活动把海螺沟作为首站,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能够很好地体现我们四川好水的一个亮点。

“形成条件优越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一水源就是‘好水’,科考研究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我们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赵松江补充说道。
赵松江表示,“好水”的形成,除了需要气候、水文、地质等诸多要素的孕育,还要经过一定的地质循环等,本次科考的重点就是对海螺沟冰川水的形成条件、循环条件的考察。“通过前期考察和后期检测结果,最终才能得出海螺沟冰川水是否达到‘好水’的标准,进而为后期寻找‘四川好水’提供借鉴意义。”
好水的指标有哪些?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成都站副站长李玉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李玉宝表示,完成水源前端采样后,需要对水源样本根据现行标准进行全方位检测,“最终的数据才能证明其是否能够达到‘好水’的标准”。
好水意味着好品牌。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包装饮用水产业的发展,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着力打造食品饮料万亿级支柱产业,把包装饮用水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育。
“四川应该成立集团企业,把四川好水统筹策划起来,进行必要的研究,打造一个独有的品牌。”在王全才看来,通过此次调研,如果以贡嘎山这一国际知名文旅品牌命名来包装当地冰川水,四川好水完全可以走出去,走向世界。
在当地文旅从业人员看来,做足“水”文章,还能打造文旅新品牌。“如果能把冰川水源目的地捆绑整合,纳入海螺沟贡嘎山等以“水”为主题的冰川旅游线路,吸引省内外游客到海螺沟贡嘎山参观游览、陶冶情操,从而实现周边景观游与水文化游有机结合,谱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海螺沟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当地将抢抓“四川好水”政策红利,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做大做强本土水产业相关品牌,为企业发展增续动能,推动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