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营山退伍军人邓鹏返乡种茶 带领乡亲致富
2022年04月28日 13: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8日电 (杨汉国)日前,太阳刚刚露头,营山县明德乡石狮村的部分村民便挎着茶篓,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每采一斤鲜茶有35元收入,还管一顿伙食。”村民邓碧华对此很满意。

采摘茶叶。杨汉国 摄
采摘茶叶。杨汉国 摄

  石狮村地处营山县、渠县、平昌县三县接合部,平均海拔800余米,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条件差、大量劳动力外出,大片大片的山地一度成为杂草丛生的撂荒地。2011年,当过兵、经过商的邓鹏返乡创业,在原明昌村2、3、4组(现归石狮村管辖)种植茶叶,随后成立了营山县鹏达农牧专业合作社,吸收入社农户116户。

晾晒茶叶。杨汉国 摄
晾晒茶叶。杨汉国 摄

  2012年5月,邓鹏将自己多年的务工积蓄全部投入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带领合作社成员在高山上风餐露宿大半年,在荆棘丛生的山峦间开垦出1300余亩山地,种上了名优131、福鼎8号、黄金芽、紫鹃、奶白茶等茶树共计550余万株,修建了连接村道路的产业路。

  通过艰苦的打拼和不断的摸索,合作社形成了党员带头、“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昔日高山撂荒地变成了今日美丽的茶园,生产的茶叶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西藏等地,年产值达300多万元。合作社除吸纳8名固定工人外,每年还为近百名村民提供季节性务工机会,每年开支工资80余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本村及周边部分无文化、缺技术的村民就近就地务工问题,25名残疾人通过股权量化加入合作社,每年可实现分红600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