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6日电 (达轩)“清风梧桐联盟”“园区e点通”“1+1+N”监督专班……近日,紧扣优化营商环境“风向标”,达州市大竹县聚焦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政策兑现等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注入“廉因子”激发“廉动力”,着力打造政治生态好、干部作风好、服务效果好、发展环境好的“四好”清廉园区。
大竹县经济开发区坚持“分层推动、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和“试点带动、整园提升”的工作思路,引导园区部分企业率先成立“清风梧桐联盟”,共同制定企业廉洁公约,公开作出清廉宣言,定期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共话廉洁建设,将清廉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诚信守法、公平竞争、廉洁经营,对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企业及个人,实行黑名单管理,并纳入享受政府补贴负面清单。
通过典型带动整体提升,大竹县经济开发区培养出一批可看可学可借鉴的清廉园区示范点,6家企业创建成为清廉示范企业。

与此同时,该县经开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分别与联系企业签订《清廉园区共建协议书》,双向规范政企业务交往,建立公正、廉洁、诚信的政企交流协作环境,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授课,让党员干部与企业职工同教育、同培训、同交流,打造企业职工和党员干部增进互信、同步成长的平台。
紧扣园区企业发展新趋势、新需求,该县经开区大力推动服务企业信息化、便捷化、精细化,“园区e点通”微信小程序带来服务新体验,“投资园区、亲商秘书、求职招聘、清风护商”四大板块实现企业服务、诉求反映、信访举报、园区治理线上一体化办理,投资信息、惠企政策、用工信息等内容一“点”即查,“多对一”秘书团队服务入园企业,“一对一”监督专班护航企业发展,搭建起一个全时段、多方位、零障碍政企沟通平台。
此外,由纪检监察干部、法律服务工作者、行政执法人员等共同组成的“亲清帮帮团”,围绕政策咨询、代办帮办、普法教育等内容为企业开展“保姆式服务”。
通过“建平台”“简流程”“优服务”为企业发展“松绑”“提速”,释放企业发展活力。2021年,365家入园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8.13亿元。
为优化营商环境,大竹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启动“营商环境监测”工作,在县经开区选取23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并对应建立“1+1+N”监督专班,开通清风护商投诉举报绿色通道,聚焦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督促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健全制度、强化监管、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影响亲清政商关系的梗阻,及时纠治侵害企业利益、干扰企业经营、破坏市场秩序的隐形障碍。
针对监测到的营商环境问题,该县纪委监委进行分类处置,对服务企业类建议,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理回复;对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由纪委监委快查快结、严肃处理。
接下来,大竹县纪委监委将立足常态、着眼长远、形成长效,不断加强政企沟通交流,共同谋划新思路、新措施,持续将清廉园区建设做活、做好、做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