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州江阳:“4个+”模式让退捕渔民端稳新饭碗
2022年06月14日 16: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4日电 (谢婉玲)“没想到我也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风吹不到、雨淋不到,比以前捕鱼的日子强多了。”徐文海原来是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来龙山村一名靠江吃饭的渔民,自禁捕退捕工作启动后,他参加了江阳区人社局举办的免费技能培训班,结业后顺利应聘至黄舣镇黄桥社区从事安保工作。

创业政策宣讲会。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创业政策宣讲会。江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而另一边,52岁的许文英在自家的火锅店里忙忙碌碌。“这是我以前打渔时从没想过的事。”许文英一边干着手中的活,一边喜滋滋地说道。2020年,她在江阳区人社部门的帮助下,申请了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实现了自主创业,并带动了当地五人就业。

  如何让退捕渔民彻底告别“水上漂”,端稳新饭碗?江阳区人社局有自己的一套“4个+”模式。

  “首先要让渔民知晓政策,提高技能。”江阳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江阳区始终坚持以“宣讲+帮扶”的形式,对每个退捕渔民建立一本《就业服务帮扶手册》,落实一对一帮扶,每年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1次职业培训和3次职业介绍,让退捕渔民都能拥有一技之长,顺利“转业”。目前,江阳区全覆盖摸排退捕渔民培训需求,开展各类培训7场次共205人次,并开设4个劳务品牌培训班和4个返乡创业培训班,培训退捕渔民共13人次。

  “这么多家企业里,我们最中意酒业园区。”在一场招聘会上,不少退捕渔民与黄舣镇酒业园区签了约,这要归功于江阳区人社局开展的退捕渔民专项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模式,拓宽退捕渔民就业信息,不间断向退捕渔民推送就业岗位,联合街镇开展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2022年,已推送18期退捕渔民专题,提供岗位27556个,浏览量13923次,达成意向350人次。

  不仅要稳就业,还要稳创业。江阳区将退捕渔民创业33个项目纳入移动孵化器免费孵化,精选优秀创业导师和服务团队,“坐诊+巡诊”方式,为创业退捕渔民提供项目运营、资源对接、政策落实等创业孵化服务,实现“在家创业照享创业园区待遇”。

  “邹老师,这段时间您在农商银行做厨师干得怎么样?”“非常满意!”最近北城街道皂角巷社区工作人员再次对退捕渔民邹勇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回访。为确保每位退捕渔民就业创业后的安居乐业,江阳区人社部门以“包保+检查”的方式,对渔民安置情况“回头看”,坚持每月开展指导、每季做好抽查、半年全覆盖检查,让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

  截至目前,江阳区418名退捕渔民全部实现平稳安置、转产就业,真正端稳了手中的“新饭碗”。(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