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5日电 (彭圣洲)6月14日,南充市蓬安县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进行集中视察。一路上,蓬安的乡间田野碧涛摇曳、满目苍翠,处处可见农人忙碌的身影,瓜果蔬菜的长势喜人。

走进位于蓬安县睦坝镇的粮油基地,委员们被眼前连片的水稻以及大豆玉米和谐共生于一片土地的景致所吸引。“我们实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用活用好整治支持政策,鼓励有劳力的农户自行复耕,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农户,动员农户将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组织,快速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将撂荒严重的洞山村、五岭村、柏树村、虹管村的撂荒地治理与玉豆套种紧密结合,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睦坝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该镇粮油播种面积预计增加2%左右。

在巨龙镇羊角嘴村、山合村,处处呈现出“田家少闲月,六月人倍忙”的场景。该镇在撂荒地复耕复种机制创新上,探索集体经济“新途径”,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回耕种和纳入高标准农田改造,让曾经的“荒田”变成了如今的“抢手田”。目前,该镇共计摸排的6350亩撂荒地,已全部实现复耕复种。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们抓紧出台撂荒地治理专项方案和考评细则,有序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全面推行‘农户复种、代耕代种、业主经营、集体托管、代耕服务’五种模式,确保农户承包地应种尽种。”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蓬安全县已完成撂荒地治理4.2万亩。同时,该县坚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等6大特色产业和现代农机装备、烘干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3大配套产业,全县特色产业总面积达45万亩、总产值40余亿元。
在随后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该县农业农村局、睦坝镇、巨龙镇、银汉镇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辖区有关耕地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并表示将进一步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积极落实耕地利用优先顺序,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听取相关部门发言后,委员们围绕当前蓬安县耕地保护、耕地质量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建言献策,包括建立健全撂荒地整治工作成果巩固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做好撂荒地复耕复种与村集体发展的有效衔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强粮食安全责任制、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