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资阳乐至:“四色”为笔绘就廉政“青山绿水”
2022年08月05日 13:2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5日电(吴平华 宋道辉)“结婚三十余年,我们一直共守廉洁之约。我是县交警大队公务人员,她经常与我分享工程案例,时刻警钟长鸣。”近日,杜立雯的丈夫说道。得益于公司“四色教育”,在关键岗位上,像他们一样以“往后余生,仿腐保廉”为人生信条的夫妻还有11对。

  近年来,国网乐至县供电公司以构建“清廉企业”为抓手,将政治、文化、思想、纪律、制度相融合,打造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建设立体式四色廉洁体系,持续营造“青山绿水”般的廉洁生态。

  “四色标杆”擦亮“政治生态”底色

  为切实发挥党风廉政对党员领导人员的思想、作风、行为的“锻造机”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公司党委持续以“四色”为标尺,将政治生态治理聚焦党员领导这个“关键少数”。

  该司通过召开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统筹谋划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渲染在党为党的“忠诚红”。为铺垫求实务实的“实干灰”,党委至少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做到重要工作领导班子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对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做到不折不扣执行,以“严”的主基调贯穿于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沉淀精益求精的“质量金”。同时,公司纪委还加强对管理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情况建立常态化政治监督机制,维持纯洁纯粹的“清廉白”。

  “四色管控”增强“发展生态”实力

  只有不断健全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才能持续提高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为切实发挥党风廉政的“健身器”作用,公司对照廉政风险识别表,运用色标管理方法,对各个岗位廉政风险进行评估定级,提前做好廉政风险预控。

  色标管理公司是在岗位廉政风险的识别阶段,对风险点进行量化,以出现的风险数量、类别、严重程度和出现概率等要素为主要指标,按照从低到高的标准,运用白蓝黄红四色进行标示,确定各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并有针对性地分类制订预控措施,实现岗位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的有效识别与管理。

  2020年6月,公司将廉洁从业的惩防体系从部门延伸到基层供电所,出台了廉洁从业防控指导书,对低压业扩新装等十项工作进行廉洁从业防控,根据工作流程的制度建设情况、发生廉政事件概率高低、监督检查情况按风险大小从三级开始依次降序排列,当重要关节点出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危险点控制、流程再造,并监督相关落实整改,从而形成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循环管理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公司还从组织准备、风险识别、评估定级、措施制订、成果运用、总结完善及评价、常态化管理七个阶段全面展开岗位廉政风险色标管理工作,其中风险识别和评估定级是两个核心环节。目前公司所有岗位均被纳入防控范围,通过对廉政风险点的定量化识别、廉政风险的分层分类定级,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

  “四色教育”释放“文化生态”活力

  2020年以来,公司创新性的开展廉政“四色”教育活动,不断在企业文化中输入公平正义、廉洁奉献的“负氧离子”,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在凝聚企业发展动力上的“粘合剂”。

  树优倡廉的“红色”教育。公司持续集中组织党员80余人次赴陈毅故居陈列馆,感受元帅革命精神,接受现场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做到修身齐家、以廉守家。

  以案警廉的“黑色”教育。公司持续加强反面警示“黑色”教育,利用“三会一课”、微党课等形式,对发生在身边的多起典型案件深入剖析,在公司进行通报,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党员干部和重点关键岗位人员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并到县法院旁听审判过程,听受审人员讲述犯罪经历、服刑感受,体会自由的可贵。

  以制度助廉的“白色”教育。为加强“清白”价值教育,公司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纪党规,推进纪法学习教育常态化,组织到陈毅故居家风馆,开展家风建设活动,以良好家风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加强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规范公司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承诺促廉的“绿色”教育。公司通过开展廉洁文化作品展、党风廉政征文,建设打造廉洁警示教育室等工作丰富教育载体。同时,利用公司内网专栏和当地媒体渠道,发布谈纪说法系列文章。定期组织公司干部开展纪法知识测试,撰写学习心得,不断提高廉洁的自觉性。(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