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6日(刘忠俊 马诗雨 翁光建)连日来,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五湖社区,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正在有序进行。
据了解,水稻收割后,在稻田里巡山种植马铃薯,不仅解决了稻草还田的难题及焚烧稻草带来的环境污染,且还简便易行,省工省力,免除了用药防治地下害虫隐患,改善了马铃薯品质,提高了生产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眉山市彭山区充分利用幼龄或高改柑橘果园,开展“粮食(大豆、玉米、红薯、马铃薯)、蔬菜”间套种,种植面积约2万亩以上,实现粮食增产160万公斤以上,蔬菜增收人民币100万元以上。

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眉山市彭山区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运用“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的“智慧耕保”系统,通过“现场巡查+智能监控”方式,实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时监管和智能预警。同时,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从项目规划、项目监管、验收考核等各个环节密切配合,及时协调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完成1.75万亩建设任务。
眉山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该区粮食播种面积力争达到18.79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9.65万吨以上;力争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