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6日电 (伏翠霞)“纪委盯到改,行动就是快。现在出门走不远就能倒垃圾,每天还有人定时来清运,我们再也不用闻臭味了……”日前,北川羌族自治县都贯乡苔子茶村村民田金元,看到在北川县纪委直抵一线监督,当地政府有效解决了群众长期反映的垃圾转运不及时、环境卫生差等问题,连连称赞。

2021年,北川启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痛点、难点、堵点、焦点问题,通过“大梳理”“大走访”“大调查”“大征集”,收集民情民意、倾听民心民声。今年4月,北川纪委监委牵头启动集中整治工作,“农村垃圾转运不及时,环境卫生差”作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10件事之一,赫然在列。
此前,因为垃圾桶设置较少、垃圾转运不及时,都贯乡苔子茶村村民只能将垃圾丢弃在房屋附近,生活垃圾腐烂产生的臭味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
纳入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后,该县纪委及时向该县农业农村局和都贯乡发出提示函,并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逐项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掷地有声。都贯乡政府积极协商垃圾转运公司,增加清运班次,在全乡建设垃圾屋7个、垃圾集中收集点2处,设置垃圾桶325个,垃圾乱丢乱放、转运不及时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要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群众冷暖,像解决自己的事情一样帮助群众办事,有效快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正让群众意愿得到尊重、期盼得到回应是我们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川县纪委监委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效,让群众真正受益。北川纪委监委对未按要求整改、敷衍了事的,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肃追责问责,切实达到问责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
在改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都贯乡苔子茶村、林埝村、茶马村垃圾转运不及时问题以及片口、永昌、马槽、擂鼓等乡镇部分地方环境脏乱差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共新增规划收集点146个,增设垃圾桶1000个,投入日常维护1000余人次,使用资金253余万元。该县昔日村民吐槽的“脏乱差”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今朝羌乡村落处处可见的“清净美”,其中,2个乡镇分别入选全市季度城乡环境“十佳乡镇”。
此外,该县还以整治“农村垃圾转运不及时,环境卫生差”为切入点,在全县各乡镇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进一步健全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体系、农村垃圾运行管护等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整治成效,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确保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一年转形象,两年见质效,三年大变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