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商报

机动车污染怎么管?成都平原经济区八市启动新试点
2021年09月23日 09:22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进入9月,成都平原经济区动作频频,《成都平原经济区“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出“一极一地两区”战略定位。在生态环境领域,成都平原经济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防联控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将建立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合监管机制,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管理,提升机动车排放检验水平,实现机动车排放检验的联合监管。

  这并不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各城市首次对机动车污染治理“出手”。在生态环境领域,各城市在水污染、机动车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联防联控,加快形成共商、共治、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下一步怎么干?“‘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成渝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合作,强化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控,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同时,协同推进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实现协同减排。”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管住机动车污染

  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启动这项试点工作

  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成都今年以来持续强化移动污染源监管。把柴油车路检路查作为常态工作抓早抓实,已在绕城周边重点路段布设16个柴油车常态化路检点位,对过往柴油车的违法行为实施现场处罚。

  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全市累计人工检测柴油车111605辆,超过2020年全年检测量的3.52倍,发现超标柴油车4409辆,超标率3.95%,公安交管部门处罚4345辆,处罚金额86万元,处罚率98.55%,超过2020年全年处罚量的55倍;通过遥感监测柴油车约70.45万辆,其中遥感检测不合格柴油车155辆,处罚19辆,处罚金额3800元。

  但是,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里,空气无界,河流相通,机动车污染治理也需要联防联控。“为进一步加强成都平原经济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防联控工作,我们8市联合制定并印发了试点工作方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成都平原经济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防联控试点工作方案》,将建立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城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合监管机制,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管理,提升机动车排放检验水平,实现机动车排放检验的联合监管。

  联合现场检查、打击违法……

  8市这样联合监管机动车排放检验

  这项试点有哪些亮点?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8市将制定统一标准,实现数据共享。比如,将统一检验机构准入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网规范要求,制定统一联网审核工作流程,对不符合规范要求、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新建检验机构一律不予联网。同时,统一检验机构巡检标准,参照《成都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排放检验业务监管实施办法(修订)》开展检验机构现场随机抽检、远程监控排查。还将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研究建立区域内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含监督性抽测)和维修治理信息共享机制,杜绝检测不合格车辆异地检测,对监督抽测不合格且经非本地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车辆进行倒查,对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检验机构予以处罚,有效防止排放超标车辆上路行驶。

  开展联合检查,打击违法行动,是此次试点工作最受人关注的一点。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介绍,8市将制定联合检查规范,明确检查内容、频率等内容。在开展联合检查时,将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和协作机制,成都和绵阳市分别牵头,其他6市派人参加组成两个联合现场检查小组,制定具体检查方案,每季度分别选择两个城市开展联合检查。各市应将问题较多的检验机构、异地车辆或柴油货车排放检验较多且合格率异常偏高的检验机构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并纳入联合检查名单。各市对在联合检查中发现的检验机构伪造检测结果、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并公开曝光,同时通报市场监管和公安交管部门。

  下一步如何提升治理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一体化是关键词

  事实上,机动车污染防治,仅仅是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中的一项内容。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成都就与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资阳建立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并在2019年与包括德眉资在内的成都平原经济区7市签订了《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从优势互补共赢、信息资源共享、联动协同共商、生态环境共治四个方面加强合作。

  为充分发挥成都“主干”责任,成都平原经济区还在全国首次创新提出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城市轮值主席制度,2019年夏季首次在成都平原开展臭氧及前体物长时段、多组分联合观测,为科学制定臭氧管控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牵头编制成德眉资大气科技攻关方案,主动为平原经济区八市提供预报产品,常态化开展空气质量联合会商,共享预测预报和污染源清单信息,协同开展工业高架源、燃放烟花爆竹、腊肉熏制等面源污染的联防联控,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共同改善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

  污染防治攻坚靠一个地方“单打”不行,要“合奏”“协奏”。回看成都历年的污染治理作战路线图,“推动区域联防联控”是其中的关键一招,下一步怎么干?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加强成渝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合作,逐步建立成渝双城基本相同的污染源监管体系和联合监管机制,强化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联防联控,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还计划协同推进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减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消耗量达峰目标和达峰时间表,加强能源深度转型,实现协同减排。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