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dxw > 成都日报

成都:知识转盘把健康“转”到群众家门口
2021年12月01日 09:53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汪家拐健康一条街

  ■健康细胞工程旨在让社会各个角落充满健康,机关、单位、学校、小区、企业、市民等城市细胞健康,城市整体上才能健康。

  ■截至目前,成都累计建成市级健康街道(镇)108个,健康社区(村)312个,各类健康单位645个,健康家庭近万个。

  【听听群众怎么看】

  李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烟枪”,每天不抽两包烟浑身难受。他明白吸烟有害健康,但又觉得自己身体底子好,“除了偶尔咳几下,没啥子影响嘛。”

  一天,李宜到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家庭医生劝他减少抽烟的数量和频率,还送他两张彩色小圆盘——“吸烟指数盘”和“肺癌风险盘”,帮他戒烟。

  李宜半信半疑,按照“吸烟指数盘”上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属于重度吸烟,而这一个级别对应的患病风险是:“肺癌及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这个结果让李宜决定要戒烟。

  为了鼓励李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医生又送给他一整套25个健康转盘。每个健康转盘都代表一条健康核心知识。李宜十分喜爱这套健康转盘,经常同朋友们分享“转”出来的健康知识,还报名成了社区里的健康指导员。

  这个“健康转盘”为何有如此好的效果?“开发之前,青羊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辖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550名社区群众、122名全科医生、14名健教工作者,开展健康教育工具需求调查,获取各类人群对现有健康工具的意见和建议,为开发新工具提供参考依据。”青羊区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蔡鹏说,这种新方式让群众在游戏中学到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预防大于治疗的效果。

  除了“握在手中”的健康知识,当你路过青羊区汪家拐街时,一定会被眼前的健康元素吸引。120米长的街道墙面上,熊猫文化、竹文化、川剧文化等本土元素把“健康成都”“健康青羊”一一呈现。

  “健康转盘”“健康生活方式漫画”“科学保健漫画”融入其中,市民可以在墙上“转”健康,也可以通过读文字颜色“考”反应,生动活泼的科普宣传让大家轻松获取健康生活信息。

  “宣传板内容经历了复杂文字版、顺口溜版、漫画版、转盘版等从繁到简、从‘死板’到‘人板互动’的升级。”清华大学中国健康传播大使、青羊区疾控中心主任胥江告诉记者,目前,青羊区一共有15条“健康一条街”,分布在青羊区大街小巷,每年更新一次,成为宣传健康政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阵地。

  【实事盘点】

  近万个“健康细胞”

  让市民从根本上少生病、少入院

  今年10月,成都市荣获2019—2020“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组别第一名。这项排名是在城市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保障三个指标基础上,结合新闻传播情况综合考量推选出的。成都市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充分认可。

  健康细胞工程旨在让社会各个角落充满健康,机关、单位、学校、小区、企业、市民等城市细胞健康,城市整体上才能健康。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成都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大服务、大共享”理念,组建了涵盖43个市级部门的健康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各领域、各部门的活动、政策。确立了以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为主要抓手的健康城市建设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市级健康街道(镇)108个,健康社区(村)312个,各类健康单位645个,健康家庭近万个,夯实了健康城市微观基础。

  成都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到健康城市建设中来。例如,通过在中小学、幼儿园增设“健康副校长”、免费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肺炎疫苗、免费为所有适龄儿童实施牙齿窝沟封闭等措施。

  目前,成都已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区,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成华、新津获评优良,锦江区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同时,建成一批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这些基地通过开展大量有特色的健康教育讲座、社会实践活动和健康科普巡展,向居民传播健康知识、提供健康咨询。基地还配备日常体检设施和运动设施,为居民随时进行健康体检和运动体验提供便利,让居民在实践中树立“崇尚健康、远离疾病”的健康观念,从根本上少生病、少入院。

  【今后怎么干】

  到2025年

  新建市级“健康细胞”1000个

  2020年,成都市居民期望寿命突破81岁,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基本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6.8%,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健康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盼,这正是全市卫健系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下一步,成都将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到2025年,新建市级“健康细胞”1000个。

  记者 王静宇 摄影 熊一凡 魏麟潇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