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成都日报

增长2.9% 2022年四川GDP56749.8亿元
2023年01月19日 09:46 来源:成都日报 编辑:曹惠君

  1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2022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567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964.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15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628.4亿元,分别增长4.3%、3.9%、2.0%。

  “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比上年增长8.4%;消费品市场小幅下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04.6亿元,比上年下降0.1%;进出口迈上新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首破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6.1%。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内疫情新发多发冲击,面对多重困难叠加、 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复杂局面,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

  “总的来看,2022年全省经济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主要指标运行总体平稳,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为‘十四五’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曾俊林说,同时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省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下一步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四川经济

  4个关键字

  发布会上,曾俊林用了“难、拼、韧、进”4个字概括这极不平凡的一年。

  难

  第一个字是“难”。“2022年四川拿到的不仅是一张包括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难题在内的全国‘通用卷’,还有高温干旱、缺电限电、地震灾害等超预期的‘加试题’。”曾俊林提道,史所罕见的艰难在统计数据上也有明显反映,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波动幅度远超正常年份,例如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1%,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一度不到4%。

  拼

  第二个字是“拼”。形势虽难,但全省上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克难而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密集出台稳增长30条、投资7条、工业14条、消费6条和就业1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拼投资进度,力促投资快速增长,顺利完成了增长8%的预期目标。通过拼抢,最大程度对冲了外部干扰冲击,稳住了经济大盘。

  韧

  第三个字是“韧”。四川经济总量大、产业体系全、市场空间大等造就了四川经济的“好体质”。尽管下半年遭遇了超预期因素冲击,主要指标增速跌到低点,但当这些外部干扰有所减弱时,经济的韧性就开始发挥作用,主要指标在夹缝中迅速反弹。“从全年走势看,一季度实现了平稳开局,上半年增速回落,三季度触底,四季度快速回升,走出了一条坚韧的V形曲线。”曾俊林总结道。

  进

  第四个字是“进”。曾俊林还提道,2022年四川通过补短板增优势,重新编制电源电网规划,加快构建全省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电力系统。与此同时,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也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使得四川经济“稳”的基础更牢固,“进”的底气更足。

  2022年四川经济

  4个特点

  曾俊林介绍,除了“难、拼、韧、进”,2022年四川经济数据还呈现四个特点。

  四季度经济快速回升

  四季度经济快速回升,各主要经济指标、各主要行业在四季度实现了快速回升。四季度农林牧业总产值增长5.7%;工业回升势头强劲,10月增长9.8%,创年内新高;投资进度持续加快,四季度月度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消费市场也顶住了疫情反复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月由降转增,增长2.2%。

  新兴动能引领发展

  新兴动能引领发展。新产业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5.6%,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2.6%;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增长19.8%,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运行环境稳定向好

  运行环境稳定向好。财政金融支持有力,全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前列;企业效益持续增长,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四川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地区结构持续调整,区域新格局加快构建。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超过2.6万亿元,7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全部超过2000亿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唐小未)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