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fctt > 中新网四川

城市水“病了”,谁来拯救它?
2022年12月29日 10: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9日电(蒋升涛)

  一年接待55万人次,成为全民“网红打卡书店”。

  这是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被称为最美水下书店的“湖畔书店”。

  由于接待人数有限,不少预约不上的市民,只能在“湖畔书店”周边一睹其芳容。成都人喜欢把“水”融入自己的生活。

  每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锦城湖边骑行、江家艺苑泛舟、东安湖畔遛娃、麓湖水上乐园嬉戏……都是成都人热衷的打卡项目。

  成都与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前,著名的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此之后,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成都成为历朝历代物产富饶的大后方。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水却一度遭到“严重污染、破坏,甚至消亡”。

  城市侵占、水土流失、生活污染、外来物种……水生态专家感叹,城市水失衡的可能有99种,而平衡的方式或许只有1种。如何在日益扩张的城市中找到这1种平衡,让人们回归“与水共生的生活”,至今仍是每个城市都在攻克的难题。

  01失衡:城市进击,“水城”消亡

  谁能想到,并未“通江达海”的成都,曾经却是一座与“江南水乡”齐名的“水城”。

  据记载,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成都,曾感叹到:“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大城,坐落在一片平川上,方圆32公里。有很多河流,有的环绕城市,有的穿城而过……”。马可波罗把成都与他的家乡——著名水城“威尼斯”相提并论,可见当时成都水系的壮阔与繁华。

  历史上,成都水系的发达与兴旺,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据《成都通览》记载,清末仅成都城区,有名可考的桥梁就多达192座。

  彼时,黄龙溪码头泊船密密麻麻,可达240余艘,每天船工就将近3000人。成都人更熟悉的“九眼桥”,至到上世纪50年代前,仍是水路“下重庆,上乐山”的重要码头。

  老百姓生火的木柴,从乐山、峨边、洪雅源源不断运送至“九眼桥”,那时“九眼桥码头”的繁忙堪比如今的车站。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成都城市建设提速,那些贯穿城市的水网被填埋、改造,用于不断增加的建筑和道路。几十年间,成都近300处河道被填塞或覆盖。

  由于城市规划缺陷和环保意识薄弱,城市生活对河流的破坏日益凸显。

  资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仅成都府南河就有650多个排污口,每天向河中倾泻60多万吨污水,曾一度被人们称为“腐烂河”。

  进入21世纪,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对水的认知逐渐从使用转向保护与共生。2013年成都规划沿绕城形成“六库八区”环状生态带,标志着“成都水环境保护”迎来重大升级。

  据统计,如今成都拥有较大规模湖泊、湿地等上百个,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都也终于再现“水城”的美好画面。

 (成都实景图)
(成都实景图)

  02拯救:重建水平衡,探索“已知解”

  在兴隆湖“最美湖畔书店”临水阅读区,人们的视线与水平面平行,水下水草与鱼虾尽收眼底,仿佛一座“水下书店”。

  实现这一震撼美景的关键在于:一年四季清澈如一的“水”。

  这支神秘的水治理团队,10年前从麓湖出发,一路走来研发出一套完整的“水环境治理”方法,被人们称为“环境医生”。

  探究他们如何“还水以清白”,正在麓湖生态城举办的《乌有之湖》展览上,大众有幸“窥见其奥秘”。

  展览中一座“水下牧场”的出现,揭开了麓湖藏在湖底的秘密:这是一份来自麓湖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图鉴。

  截至目前,除微生物及特殊入侵物种外,麓湖湖区记录的物种数量达160余种。“水下牧场”展示了其中的60多种,这是麓湖造湖10余年来首度对外公开“水底秘密”。

  这意味着,经过10余年的培养与维护,麓湖生物多样性与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已十分成熟。

  麓湖水生态系统成功的价值在于,它极有可能不仅适用于麓湖,更能惠及整个城市。

 (麓湖实景图)
(麓湖实景图)

  这就使得麓湖“水环境治理”更具样本意义。

  从《乌有之湖》我们看到,麓湖的这套水治理方法,需要从10年前麓湖初建时,打造的“基底”说起。

  湖区初建时第一个阶段,被称为“构筑基底”。之所以叫“构筑基地”,就好比修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牢房子不会稳。

  最初,团队要对湖底土壤、周边水源进行充分考察和了解,制定针对性的“底部保水性能研究、基底土壤改良优化”等工作。比如,什么鱼类、植物更适合麓湖这片水域。在第一个阶段,就明确了这片水域的动植物种类方向。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第二个阶段则是“加固维护期”。由于自然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因此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是通过人工干预调整生态系统的各组分比例结构,去适应麓湖的整体环境。在不断调试和监控水质过程中,丰富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控制野杂鱼数量,减少草食性鱼类物种比例,控制入侵物种数量等,以达到水生态平衡。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第三个阶段则是“稳定持续期”。为了追求水质“长久可持续”,水下生态系统需要进行合理调配。比如调整鱼、虾、蟹的比例,补充螺蚌和投放鱼苗、蟹苗,从而保证生物链稳定平衡,麓湖大闸蟹便在这个绝佳环境中诞生。这种微弱的平衡看似简单,实则脆弱、复杂且不易。

  在麓湖看来,湖水有一套微妙的生长逻辑,就像“有机生命体”,有各种功能器官。鱼虾蟹、水草、浮游生物、水,都是湖的“细胞”,它们互为关联,精妙运转,形成一套自然水生态系统。但是它的脆弱性就在于——某个因素比例失衡,湖就会“生病”。而麓湖“环境医生”10余年来,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维持湖的“健康和平衡”。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03共治:水里的答案,也在陆上

  城市水治理的难点,或许还不在“技术层面”,水岸之上的人带来的负荷与破坏,可能是更难以控制的因素。

  城市湖泊,追求的是“人和湖亲密无间”的生活图景。麓湖则更为极致——没有围栏的湖就在家门口、在通勤的路上、在餐厅的窗边,在阳台和道路上产生的每一滴水都会直接进入湖区。更棘手的是,“城市湖泊”作为“公地”,难免陷入“公地悲剧”。

  因此,如何唤起市民“水环境意识”是首要思考的问题。

  在此次《乌有之湖》展览上,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破坏”专区,让人突然意识到平常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然就会对湖水造城破坏。

  比如“丢一只狗到水里会怎样?”“露营留5袋垃圾,打50根地钉会怎样?”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乌有之湖”展览实拍)

  这些平常从未思考过的问题,在这里突然被“唤醒”。

  在问题一旁的“标本”里,便能找到答案,并且还有对其原理的分析。通过这些活动,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和这片湖水“息息相关”。

  另一个问题则是:作为非专业人士,市民如何获得保护水环境的正确方法?

  针对这个问题,麓湖组织了包括“绿动计划”等系列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我为麓湖种水草”、“去除福寿螺”、“社区居民水质监测”、“口袋湿地”等。

 (麓湖“绿动计划”实拍)
(麓湖“绿动计划”实拍)

  通过活动实践,再结合讲座、课堂来普及水生态知识。

  此外,通过联合周边学校组织青少年参与“蟹蟹自然生活观察”、“底栖生物自然观察”等环保活动,让青少年学会保护水环境的方法也增加科普知识。

  在制度层面,麓湖建立了“麓湖社区基金+共益会”,传播“永续社区美好⽣活”愿景,唤起人们“水生态保护意识”。

 (麓湖“绿动计划”实拍)
(麓湖“绿动计划”实拍)

  同时,基金会还着眼长远,筹集资金为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麓湖每年举办的渔获节、龙舟节则进一步拉近了“全民与湖”的亲近关系,唤起大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龙舟节实拍)
(龙舟节实拍)

  经过10余年的“造湖”之路,麓湖探索出一条从水生态平衡“技术”到市民参与“共治”的方法。

  这一套方法的“科学和有效”,在“湖畔书店”等场景得到进一步验证。

  这次,通过《乌有之湖》展览,大众更加了解到“城市水治理”的意义和方法。

  麓湖作为其中的典型样本,带来重要的借鉴价值,沿着这条“治水之路”让城市未来出现更多“麓湖”,让城市“回归湖居生活”成为一种可能。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