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四川在线

种植扩面,产业成链 罗江做强农业“芯片”
2022年03月22日 16:12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曹惠君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曹凘源 文/图

  3月15日,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土城村,村民杨隆成在油菜花海中查看油菜长势,“制种油菜正处于盛花期,接下来的关键是防治病虫害。”

  早在2013年,罗江就已成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近日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全区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种子基地共5万亩,年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600万公斤,优质油菜种子375万公斤,可满足400万亩水稻和4000万亩油菜种植需求,产值1.6亿元。

  目前,罗江正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科技含量、增加产业附加值等方式,推动制种产业成片、成链发展。

  扩面增产谋划新业态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当地一直推动制种油菜、水稻种植扩面和成片发展。

  2021年,杨隆成就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将原本种植普通农作物的90亩土地改种制种油菜,“虽然田间管理比普通油菜复杂一些,整体收益还是更高。”

  除引入和组建种业龙头企业外,罗江培养专业化制种经理人30余名、制种家庭农场100余户,扶持建设制种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

  推动扩面增产,罗江还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仅2021年就投入3000多万元,在水稻和油菜制种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11万亩。

  略坪镇制种项目核心区原有3000多亩制种水稻、2000多亩制种油菜,去年投入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针对性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田形调整,推动“小田变大田”后,吸引制种企业又流转2450亩土地。

  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正紧抓“全国全域土地整治工作试点”契机,流转5万亩土地建设“种子芯谷”现代种业园区,形成优势制种集中发展区。同时,把发展育种产业作为先导性产业,对接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建设川内核心育种基地,提升种业基地科技含量,积极争取建设四川省级育种场。

  接“二”连“三”提高附加值

  位于略坪镇制种产业核心区的长玉村,从2004年左右就开始发展制种产业。如今,制种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之一,种子主要销往长江中下游地区。长玉村党委书记丁洪生认为,让种子持续“增值”,不能就“种植”说“种子”,而是要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

  “以前,我们鼓励种植大户适度开展二产加工,由于技术环节比较复杂,产品质量不稳定。”丁洪生透露,今年将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制种加工房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就近解决风干、初选、仓储、物流等需求。

  “种子芯谷”现代种业园区将长玉村规划其中,为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促进旅游、体育、文创、研学等与粮油制种深度融合,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新盛镇则致力于搭建以种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如邀请研究人员、“土专家”开讲制种理论、技术与实践课程,组织开展施肥、打药、除草、清杂等农事服务。“除了服务本地,还能辐射罗江全域乃至周边地区。”新盛镇党委书记陈可飞说。

  据介绍,罗江通过区国有企业四川芯谷农业公司牵头,目前正建设制种展示中心1个、加工中心4个、育种基地2个,扶持耕、种、防、收、烘制种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努力构建适宜现代制种的全产业链体系。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