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好绿色低碳的“成都故事”,《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解读来了!
时间:2023年12月26日 13:26来源:红星新闻

  12月2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解读《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新闻通气会。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为主发布人,详细解读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介绍了报告编制过程、主要内容以及特色亮点。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杜胜歌、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专职副部长苗峪源、金牛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金牛赛区委员会副主任方波、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龙泉驿赛区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皮大云、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发言。

  多次调研,反复审校

  为系统反映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的实践成果,向世界讲好绿色低碳的“成都故事”,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联合市生态环境局于今年3月启动《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编制工作。通过市场化机制招募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负责《报告》总体编制工作,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积极参与了编制;招募成都大汇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碳盘查工作,同时委托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开展碳核查与碳中和评价工作。

  据杨斌平介绍,专家团队多次赴各赛区、场馆以及大运村现场调研,向成都市公交集团、国家电网成都供电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挖掘绿色低碳亮点信息。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天府永兴实验室、成都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等机构院士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

  工作团队经过半年多的细致整理、反复审校、广泛意见征求、典型案例提炼,并通过专家团队严格审核,最终形成了本《报告》。

  约2万余字、六大部分、十个章节

  据杨斌平介绍,报告一共约2万余字,分为六个部分、十个章节。第一部分为《报告》前言内容,包含了序言及《报告》说明,对《报告》涉及的称谓、时间范围、编制依据、编制流程等进行了解释。

  第二部分为赛事基本信息,简要介绍了大运会由来、成都大运会的口号、办赛理念、办赛原则、组织架构、参赛运动员、赛事及场馆分布等基本内容,方便读者掌握成都大运会赛事筹办的基本信息。

  第三部分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集中展示了绿色低碳实践典型成果。报告对标北京冬奥会“事前有计划、减排有措施、事后有交代”的低碳办赛管理经验,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向,细化重点任务,通过优化提升、补充植入、宣传引导、督促调度,形成了一系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赛事侧联动城市侧的典型成果。

  第四部分说明了成都大运会的碳排放情况与碳抵消措施。此次成都大运会通过新能源汽车使用、无纸化办公、办公租赁、减少塑料制品等措施产生碳减排量3.2万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成都环境集团等单位生动演绎碳中和“新风尚”,通过贡献国家核证自愿碳减排量、成都“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抵消产品中和全过程碳排放,圆满完成了赛事“碳中和”目标。

  第五部分系统论述了低碳实践遗产。本次成都大运会通过建立协同高效的低碳管理机制,赛事侧、城市侧、文化侧融合联动,形成了大型活动碳中和示范模式,注入了城市绿色转型新动能,加速了城市环境品质的有机更新,夯实了超大城市碳中和社会基础,鲜明展示了“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的根本导向,必将对成都未来可持续发展发挥长远意义。

  第六部分作为《报告》结尾部分,详尽呈现了《报告》编制集体,系统梳理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的关键里程碑,并列举了《报告》编制过程中的参考文献。

  四个首次、量化成绩亮眼

  本届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成果亮点纷呈,取得了“四个首次”的突出成绩,即是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首次在国际大型赛事中运用本土碳普惠机制助力低碳观赛,首次在国际大型赛事中实施观赛个人碳中和,首次在国际大型赛事中运用二手循环服务。

  各类可量化的成绩也是不胜枚举。在低碳场馆方面,本届大运会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赛后场馆可持续利用率达到100%;在低碳能源方面,赛时期间清洁能源供应达到100%;在低碳交通方面,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50台本土造氢能源公交车运用到赛事保障;在低碳运营方面,大力实施“赛事”无废行动,蔬菜类食材本地化供应比例超过70%;在低碳参与方面,积极引导公众通过“碳惠天府”运营平台“低碳大运”专区践行低碳行为累积达到134万人次。此外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赛时期间全市空气质量实现全优良,69个重点保障水体水质均达优良,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频现东安湖.......这些斐然的案例数据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成都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全力推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杨斌平在会上表示,《报告》多层次、多维度反映了成都作为绿色低碳办赛践行者、助推低碳生活倡导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参与者的措施及成效,旨在形成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遗产,为其他领域广泛推广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供经验参考,同时将启发更多城市在举办大型活动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裴晗 周瑶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