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封面新闻

四川泸石高速公路礼约隧道右洞累计进尺突破一千米
2021年12月12日 10:02 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祝欢
分享到:

  大雪节气已过,四川雅安石棉山区进入寒冬时节,最低气温只有几度,但泸石高速公路(甘孜泸定县至雅安石棉县)的建设现场却热火朝天。12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蜀道集团四川交建集团公司了解到,泸石高速礼约隧道迎来新进展,其进口右洞进尺累计突破一千米。

  泸石高速全长96.51公里,主要沿大渡河河谷布设,桥隧比高达86.5%,其中隧道占比就高达69%。其中,礼约隧道为左、右线分离式隧道,左线长4920米、右线长4911米,属于特长型隧道,由TJ8、TJ9项目部共同承担施工任务。该隧道所处位置临近石棉地震带,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较多,进洞口段围岩主要由崩坡碎石构成,经年累月受风化影响,呈块状松散结构堆积,无自稳性,极易垮塌。此外,开挖后洞口段上方容易受到牵引力影响出现冒顶现象,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对项目部及协作队伍的施工经验和应急体系等无疑是重大考验。

  施工过程中,泸石TJ8项目部一直将安全环水保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现场施工时,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从源头保障隧道的实体质量及施工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泸石高速全线还实现隧道零开挖。在礼约隧道的进口处,延伸出了拱形支架,隧道口周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意盎然。

  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的隧道洞口开挖,会在洞口周围的坡面大面积开挖,这样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原本地貌难以恢复,还增加了坡面滑坍等安全风险。而“零开挖”则是先把隧道延伸出来,并喷射混凝土护坡,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洞口周围的林木和植被,也避免了因大面积开挖增加的坡面滑坍等安全风险。

  贾德智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