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中新网四川

四川会理:浸润蜀韵滇风 遇见美好凉山
2022年07月03日 08: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日电(高栽斐)会理位于天府之南、彩云之北,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石榴之乡和攀西聚宝盆。会理还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有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卫城,城中心至今依然拥有为数众多的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

  城内的钟鼓楼又名凌霄楼,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被誉为“南来建州第一楼”,其“五星抱月”式楼顶为川西南所独有。漫步青石街上,一楼一底的青瓦栗色木板楼房琳琅满目。纵横交错的小巷内,大量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宅、寺庙、会馆等星罗棋布,小小会理,城中有异景,巷里藏乾坤。

钟鼓楼夜景。(高栽斐摄)
钟鼓楼夜景。(高栽斐摄)

  此外,古城内还有檐牙高啄的拱极楼、狭长幽深的西城巷、翰墨飘香的金江书院、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城郊有绿树掩映的白云庵、地势险峻的飞来寺等。

  会理是红色文化之城。1935年5月,中央红军由滇入川,在会理皎平渡口成功抢渡金沙江,随后在会理城郊铁厂村召开了入川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

  据统计,会理现存长征革命遗址11处,涵盖了战场遗迹、机构旧址、指挥部遗址、会议遗址、烈士墓碑、宣传石刻、标语等多种类型的遗存,种类丰富、特征鲜明。

  在会理,不论大街还是小巷,令人眼花缭乱的美食总可以安抚“干饭人”的心。羊肉粉、鸡火丝饵块、熨斗粑、抓酥包子、豆米粑、青豆焖饭、黄花粑、薄片儿、筒子骨……在会理的每一个转角,都会遇到具有蜀味滇风的特色美食。

当地特色美食。(高栽斐摄)
当地特色美食。(高栽斐摄)

  会理是多民族聚居地,但会理的民族风情跟周围地区又有着很大区别。会理小黑箐镇白沙村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红彝族文化的发源地,更是远近闻名的歌舞之乡。会理还有四川省唯一的傣族自治乡——新安傣族自治乡。

  会理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一代代会理人将有着鲜明个性的生产生活方式世代相传,形成了有会理特色的文化体系,也成为历史长河中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会理已分7个批次整理、收集、申报了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确了所属地区或单位及传承人。会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民间文学等,申报为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8项。

  其中有关河镇大号唢呐会理彝族长号、绿水镇松坪村饵块手工制作技艺、鹿厂镇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小黑箐镇白沙村蹢脚舞等5项省级非遗传统技艺和舞蹈;会理苴却砚制作技艺、彝族刺绣技艺、土法造纸技艺等15项州级非遗项目及会理市抓酥包子制作技艺、会理火腿坨制作技艺、水碾房传承和制作技艺等18项县级非遗项目。一件件非遗项目,既是会理人勤劳的体现,更是智慧的结晶。

  交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近年来,随着会理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市域发展“硬环境”显著夯实,发展质量不断跃升。下一步,会理交通人将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上狠下功夫,以打造“人民满意的交通”为己任,砥砺前行、开拓奋进。

  近年来,会理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深耕现代农业发展“实验田”,着力打造“红(石榴)黄(烤烟)黑(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五色农特产业新品牌,绘就因地制宜的多元化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会理种“红果”,栽“黄烟”,养“黑羊”,植“绿树”,护“蓝天”,正奋力绘就一幅五彩斑斓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除此之外,会理还利用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双百万工程”,科学合理规划风电、光伏项目集中地区配套电网布局,推动清洁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力争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到200万千瓦,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目前,会理已建成投产的光伏发电站共5个,装机容量170兆瓦,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298亿千瓦时;建成并网的风力发电项目共7个,总投资约38亿元,装机容量384兆瓦。近期,会理市还有即将开发的光电项目共2个,预计装机103兆瓦;规划风电项目7个,合计容量约448兆瓦。

  2021年,会理成功设市。建市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会理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2年1-5月,全市各项经济指标总体平稳向上。

  会理锁定建成州域经济副中心,做大做强全州第二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实施“五三”工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增收,确保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力争达到350亿元,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50亿元、年均增速达1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会理。(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