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whty > 四川日报网

中国有川剧:在这里看蜀风雅韵 “川流”不息
2022年08月01日 09:49 来源:四川日报网 编辑:曹惠君

  川剧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提出“振兴川剧”口号,今年是第40个年头。近年来,川剧创新发展,涌现出一批新创剧目和川剧新人,他们为这一门古老的艺术带来了更年轻的活力、更时尚的表达,用青春重新诠释了川剧的精髓所在。

  为繁荣发展川剧艺术,发掘优秀青年川剧人才,展现巴蜀文化独特魅力,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川剧文化创演推广节目《中国有川剧》,于2022年7月30日全新推出。《中国有川剧》亮相四川卫视,为观众带来感受川剧艺术魅力的机会,也为川剧艺术的普及和传承提供新的平台。

  热辣川剧 “遗”脉相承

  自唐代起,川剧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唱腔美妙动人、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川渝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5月,川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下,全国文化类节目正蓬勃发展,四川卫视将川剧纳入文艺节目创作新视野。如何挖掘“川剧”这一非遗文化宝藏?梨园文化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能带来怎样新奇的审美体验?经过节目组反复论证,四川卫视《中国有川剧》终于诞生。

  节目将川剧的艺术特色与电视综艺形式相结合,全新提出“创演”这一概念,以个人基本功展示作为开端,青年演员们观看各自表演后内投选出三位队长,自主创建三个各具特色的队伍,围绕推新官们给出的命题进行开放式剧目比拼,向巅峰汇演发起冲刺。节目的最后一期“川剧巅峰汇”,将运用虚实结合、移形换景、实景穿越等电视制作手段,为大家展现更加真实生动的戏剧场景,领略跨越千年的故事桥段。唱念做打,移步换景,川腔川韵、川戏川人,显巴蜀文化神韵。

  梨园新枝,青春开唱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戏曲学者崔伟在采访中说道,他对川剧青年演员抱有极高的期待。

  《中国有川剧》正是川剧新生代的一次盛大集结。上百名优秀青年演员踊跃投稿、积极报名,经专家筛选最终确定26位入围选手参演节目。他们当中,有出身梨园世家的小花旦,有古灵精怪的00后,有举办过个人专场演出的“老戏骨”,还有戏路宽阔的“多面手”。他们来自巴蜀各地,主攻不同行当,各个身怀绝技。节目中,年轻川剧演员们作为传承者,身兼重担,在比赛中向业界前辈学习,这将是他们演员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他们以崭新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视角实现传统川剧与综艺文化的“破壁”,进而实现传统与潮流的“破圈”相拥。而节目也将讲述一个个“锦绣梨园新气象,生生不息续辉煌”的温情故事。

  贴近时代,跨界融合

  《中国有川剧》秉承着普及川剧知识、传承川剧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初衷,融合当下真人秀综艺手法。这一创新同样得到了崔伟的高度认可。他认为,戏曲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播方式如果不与时俱进,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而四川卫视在节目开发中,展现了强烈的文化担当,专业的传播经验,精湛的制作水平。

  四川卫视联动四川观察共同制作30多个网络创意短视频,分为“川剧小课堂”“川剧人物小传”“川剧变装”“川剧绝活”等系列,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多渠道推出,多角度探索全新的传承传播方式。例如,在“川剧小课堂”中,年轻川剧演员出镜演示讲解“妆容”“褶子”“水袖”“髯口”等专业术语;在“川剧绝活”中,通过机位的切换变化、播放速度调整、画面焦点调整、动画包装等手段,将川剧中最震撼的瞬间定格,放大动作戏的感染力,向观众多方位展示川剧“吐火”“变脸”“滚灯”等绝活魅力。此外,川剧中的经典人物还与“三国杀”手游等卡牌游戏风格结合,创意打造传播手段。

  川剧、川味、川人,古老和青春,深沉与活泼,扎实与鲜活……这一系列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川剧和川剧人身上的承载,通过年轻化创新表达,焕发出比舞台和剧场更多元多彩的魅力。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