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5日电(王爵 杨峻乙)“要过年了,这些天销量很不错,一天平均要卖一万多块!”25日,杜和平划动着手机屏,向大家展示近期激增的订单。杜和平说,其创立的金福大地生态农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达1000头以上、养有跑山鸡1万余只,此外还有200余亩的粮油基地,都有待通过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为此,去年在紫薇农庄修建了电商大楼,初步搭建起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下实体+线上网购”一体化销售。

杜和平,四川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过脚垭村人,生于1969年3月,现任南充市新农人联合社理事长。高中毕业后1991年任本村副村长,92年任村支部书记,97年到福建福州下海开厂,于2002年回南充市发展,开宾馆、茶房、电商等。2012年,看着家乡贫穷、数年无变化的面貌,杜和平与妻子杨平放弃了在外的事业,返乡创立了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南充市嘉陵区紫薇农庄,流转土地1000余亩,通过多元化农业循环模式,不仅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还每年向128户贫困户、48位残疾人分红近20万元,成为了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标杆。
不仅卖自家产的土特产,杜和平还把周边贫困户和残疾人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放到电商平台上和门店销售。村民严亚军原是贫困户,又身有残疾,通过杜和平在电商平台销售,去年卖出五万多斤水磨面条,销售额近15万元。不但自食其力,还有了富余,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杜和平说,妻子是四级残疾人,深知残疾人创业的不易,就想回馈、带动更多残疾贫困家庭。“我们为残疾人和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还送种苗、送技术、包售后、包回收,帮助他们增产增收,合作社也因此被评为市级残疾人示范基地。”
目前,紫薇农庄修建有年出栏600头的藏香猪养殖场,所产品种由藏香猪和杜洛克杂交而来,肉紧实、肥瘦适宜。在喂养过程中,更是采用了“独家秘方”。“构树叶喂猪不稀奇,但是以往切碎煮料来喂,蛋白质易被破坏、维生素含量也大大降低。”杜和平揭秘,关键步骤就在于将构树打烂经过生物发酵,口感醇香,提高了适口性和蛋白质含量。不仅如此,还向鲜奶厂家回收“下线”牛奶。“奶厂临期的牛奶倾倒不仅是种浪费,还污染环境,养殖场恰好需要高蛋白营养物,发酵后食用对生猪来说非常有利。”此外,再混合玉米粉、红薯、苕叶,作为营养补充,喂养出的生猪含富硒高达102.15,被评为南充市长寿食品。
为实现农庄种养循环,2019年,紫薇农庄新建晚熟柑橘园、桃园、梨园,林下养殖土鸡、土鸭、土鹅,充分利用蔬菜园区剩下的叶、茎、壳做养殖原料。养殖场的粪便沤肥后,用于蔬菜种植,提高蔬菜品质,让种养循环利用,降低种养成本。杜和平还依托珍稀花木,流转村民宅基地,修建农庄配套休闲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农庄内,紫薇、黄金杉、紫荆花、玫瑰、等珍稀花木栽植面积200余亩。以花为媒,挖掘爱情文化,通过举办紫薇情人节、歌舞海选赛等文娱活动,提供吃、住、观光、娱乐、垂钓一条龙,成为当地有名的乡村游打卡地,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目前农庄可提供20多个残疾人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380余人,人均年增收达8000元。
“发展旅游,要让游客出了农庄也有得看、有得耍。”,紫薇花花期长,花色鲜艳耀眼,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为把该村打造为“紫薇村”,农庄向本村村民免费发放5万株美国紫薇,种植在村道两侧,如今“景村一体”美丽乡村初具雏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