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新春走基层】汶川:高半山建成10亩羊肚菌种植大棚
2021年02月03日 13:5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3日电(伍排勇)“现在正是羊肚菌冬季管理的关键时刻,保温和控水特别重要。”3日,在汶川县灞州镇克枯村(原大寺村)平均海拔2000米的高半山,尽管冰雪覆盖,天气格外寒冷,但走进村里的羊肚菌种植大棚一股暖气袭来,大棚内来自四川农科院的专家正在与村两委和种植户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 

专家在大棚指导村民种植羊肚菌
专家在大棚指导村民种植羊肚菌

  克枯村坐落在汶川县城西北,距县城16.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高半山古羌村落,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12户1165人,贫困户39户137人。 

  四川省林草局在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大寺村过程中,从“实”处着手,先后投入资金、项目,实施产业帮扶。大寺村大力发展青脆李、红脆李等果木,全村改变了以粮食为主打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硬化通村道路,这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2017年,大寺村39户贫困户137人全部脱贫,贫困村成功退出。 

专家在大棚指导村民种植羊肚菌。
专家在大棚指导村民种植羊肚菌。

  为防止群众返贫,持续增强造血功能,驻村帮扶工作组用好对口帮扶工作机制,通过多种举措,开辟出大寺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径。去年村民余祥家试验田里的羊肚菌的种植成功,取得了可喜的收益。今年在帮扶组的支持下村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 

  “去年我们的羊肚菌试点成功,今年我们利用组织部的帮扶资金,建成了10亩羊肚菌种植大棚。”省林草局驻村第一书记钟毅说,眼下大棚羊肚全部种植完成,已经进入了重要管护时期,为帮助村民做好大棚羊肚菌冬季管理,村里特别邀请省农科院技术人员对羊肚菌田间种植进行技术指导。 

  走进克枯村高半山,几排黑色大棚格外显眼,羊肚菌大棚内,自动喷水系统、温度计一应俱全,一茬茬土壤上铺满了一排排羊肚菌袋和营养袋,白色菌霜格外显眼。 

  “这个菌霜越多,则证明菌种活力越好,在日常控制好适宜羊肚菌生长的温度的同时,将营养袋放到布满菌霜的土壤面上,能为羊肚菌出菇提供充足的养分。”四川省农科院肥料研究所工作人员刘海天介绍说,“看了这边的情况,土里的羊肚菌丝,基本上都比较正常,然后营养袋的吃料上,由于温度低,长的稍微有点缓慢,土里面的菌丝水分,相对来说有点欠缺,在后期还要加强水分和温度管理。” 

高半山建成的羊肚菌种植大棚。
高半山建成的羊肚菌种植大棚。

  在羊肚菌种植大棚基地里,驻村工作队和种植户正在与技术指导人员一道查看羊肚菌生长情况一边交流种植技术,大家都在为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去年我们羊肚菌试点种植成功了,今年村上集体建了大棚,我就把它承包下来做了一个示范基地,然后就带动老百姓跟我一起做,现在看来总体感觉效果还是比较好,今年种下去菌丝都发育的比较好。”种植户余祥说,按照目前的长势羊肚菌预计在4月中旬实现采摘,去年鲜菌一经上市,每公斤价格高达160余元,他对今年羊肚菌种植信心满满。 

  羊肚菌食材珍贵,营养价值高,而对种植环境和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生长期间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大大影响菌种发育出菇。为降低种植风险,大寺村与科研院所建立“科研院所+村集体+贫困户”发展模式,由科研院所负责技术指导,村集体负责基地建设维护、生产监控和产品销售的生产模式,让大寺村的羊肚菌种植实现资源共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 

  “作为曾经的贫困村,我们根据全村实际,谋划储备了一批产业,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基础。”钟毅说,下一步村里将全面盘活全村旅游资源,做好一、三产业的联动,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