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4日电 (刘忠俊 张宏路)成都彭州市市场监管局4日透露,该市在“川冷链”产品溯源和“库长制”基础上,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实行进口水果24小时人车查验,给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再加码。

当前,守好冷链食品防线是“外防输入”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关键一环,更是“守护民生”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的重要关口。成都彭州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也是进口冷链食品重要批发转运基地,进口冷链食品每天逾700吨。“所有进入彭州的进口冷链食品首先要进行‘全面体检’才能进入市场流通。”集中监管一仓负责人张建华称,这里相当于一个大型的集中监测、消毒、存放、监管的中转仓储场所,进口冷链肉类产品在这里要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毒。另外,还有一个大型集中监管仓在濛阳市场内,主要是针对进口水果。

据了解,成都彭州市防控体系升级主要体现在进口肉类和进口水果两个集中监管仓的建立运行,是成都市目前唯一建立双监管仓保障的区(市)县。双监管仓相当于在进口生鲜产品流入彭州市场环节加了一道“保险锁”,两个“全面管控”措施即全面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最大限度阻断病毒通过冷链物流输入渠道。监管仓严格实行功能分区和隔离管理,经消毒和核酸检测阴性的产品取得《出仓证明》,之后方可储存、销售和加工。“这是78份上一批检测报告,包括人员(车辆)、环境、水果包装,全部都是阴性。”集中监管二仓负责人许成建称,其身旁的一名工作人员正为“通关”车辆有序发放出仓证明。

“运营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网上预约后即可确认信息进场,入场后有工作人员引领。”一名等待检测结果的司机感慨称,这样的集中管理模式让我们跑起来也很放心。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既是“菜篮子”“果盘子”保供的第一防线,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线。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级蔬菜市场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其巨大的货物集散流通量为疫情防控增加了不少难度。
“每天凌晨4时开展交易,进口水果日吞吐量逾700吨。”许成建表示,为最大限度防范疫情传播风险,组建了濛阳市场24小时工作专班,实行“全天候查验”“逢进必检”。低风险地人员经测温并出示“健康码”或“行程码”即可通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需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分情况对待并做好应急处置。同时,查验进口冷链食品车辆消毒和进口冷链食品“四证”情况(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追溯信息)是重要内容。
濛阳市场食安办负责人代远丽介绍称,实行进口食品集中监管仓制度,进口水果进入交易市场除“四证”外,还要看是否有《出仓证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