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珙县百岁抗战老兵赵雨生:有国才有家
2021年05月07日 10: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7日电 (吴平华 张忠秋 单梦瑶)“要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里有家,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近日,谈及年轻时的抗战岁月,百岁抗战老兵赵雨生如是说道。

百岁抗战老兵赵雨生。张忠秋 摄
百岁抗战老兵赵雨生。张忠秋 摄

  1921年,赵雨生生于珙县巡场镇芙蓉村,是目前珙县唯一一个在世的同时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从风雨飘摇的旧时代中而来,他的一生,有着千丝万缕的红色印记。

  两次从军,不负军人使命

  1941年,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赵雨生应征入伍,奔赴抗日战争前线,投身于“长沙保卫战”、“宜昌保卫战”等多个重要战役。在宜昌参战时,赵雨生被编入重机枪营,跟战友们一起同仇敌忾,持续奋战将近一周。

为百岁抗战老兵赵雨生送祝福。张忠秋 摄
为百岁抗战老兵赵雨生送祝福。张忠秋 摄

  1945年抗战结束后,赵雨生回到家乡务农,但他骨子里始终铭刻着军人的爱国情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在历史的抉择中发出抗美援朝的号召,尽管当时已有妻儿,赵雨生仍然不惧前路,积极报名参战。到部队后,因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赵雨生被分配到高炮独立团开赴前线,先后参加朝鲜念川战斗、松洞井搜索战等战役。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生涯中,赵雨生经历过枪林弹雨,忍受过挨饿受冻,甚至险些为国捐躯,但这些都没能打倒他的坚强意志。直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旧伤复发,伤愈后留下疾患,赵雨生才带着不能重返战场的遗憾返回了家乡。

  百岁寿宴,重温红色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2021年5月6日,赵雨生迎来了一百岁生日宴,卧在群山之间的芙蓉村,一时间热闹非凡。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军鼓队热烈昂扬的歌曲中,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巡场镇政府一行和邻里乡亲们一起,上门为赵雨生老战士贺寿。慰问组的年轻战士们以军礼向“老战友”致敬,赵雨生同样回以军礼,新中国的两代战士,在这个小山村里进行了红色精神“交接仪式”。

  南征北战建功勋,革命精神育后人。寿宴上,亲属们讲述了赵雨生的红色事迹,那些险象环生的抗战经历和义无反顾的军人本色,感染了现场的很多人。他的百年成长史,同样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奋斗史,通过重温抗战老兵的红色记忆,在场宾客聆听百年党史,汲取到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宜宾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方茂林,在现场挥毫写下了“钢铁长城”四个大字。

  抗战老兵,挺直中国脊梁

  儿孙绕膝,友邻相伴,老战士从艰苦岁月中拼搏而来,迎来如今的美好生活,说起昔日的抗战经历,赵雨生仍目光如炬;浴血奋战,功勋卓著,像赵雨生这样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在世老战士,在珙县还有105人,岁月吹皱了他们的脸庞,但他们的脊梁依旧高扬。

  从艰苦岁月中拼搏而来,抗战老兵们将个人安危置于国家利益之后,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不论是救国于危难的远大理想,还是浴血奋战的铮铮铁骨,都值得被永远铭记和尊敬。

  老战士们是和中国共产党共同成长的一辈,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春风之下,我们更应该多去倾听前辈的声音,从他们鲜活的红色事迹里汲取持续深厚的奋斗之力。

  英雄不老,吾辈当先,则家国永光。致意辉煌岁月,传承红色记忆,向老战士们敬礼!(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