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8日电 (李波涛)“非常感谢你们,一次又一次地耐心调解,解决了我们十几年的矛盾,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安心的盖新房了。”近日,在三台老马派出所的组织协调下,化解了一起多年的邻里土地纠纷问题。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诸多矛盾交织叠加,怎样化解矛盾纠纷?三台县公安局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捷径”——在全县各农村派出所,推行党员民警联合基层法庭、司法所调解人员组成基层服务工作组,常态化深入村社、深入群众中了解民情民意,以农村集市、重点交通路口为阵地,采取驻点值守、上门服务、案事件回访等工作模式,接受群众咨询,预约服务,现场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坚决遏制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有街头巷尾的监控设备,有时常遇见的安全隐患巡查人员,作为一名外来‘打工人’,我觉得这个地方非常有安全感。”从云南来三台打工,现居住在北坝镇的黄先生笑着说道。近年来,由公安机关牵头,在各企业中选拔政治可靠、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打造一支特别讲政治、特别能管事、特别会处理事的“梓州群防联盟”队伍,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自2021年1月队伍成立以来,通过工作获取情报信息,共协助城区派出所处置各类纠纷警情80余件,收集各类线索40余条,排除重大安全隐患1件,化解矛盾纠纷5起。通过实践摸索,这支队伍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已辐射到全县社会治理行列。
“这支队伍在各派出所的统一指挥下,在辖区人员密集、社会治安复杂、安全隐患频繁的工厂、集市、乡村公路等重点区域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巡逻防范、调处纠纷等工作,搭建了集‘综合维稳、治安防范、秩序整顿、纠纷化解、信息收集’多位一体的警企共建安防体系,实现了综合治理一体化、信息交流共享化的工作格局。”三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贾俊说到。
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群众事无小事。针对部分地区乡村道路远,群众走路难、办事难的问题,农村派出所以“放管服”改革工作为载体,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工作程序,推出“最多跑一次”“困难不用跑”“服务送上门”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在各级村委会组建由村社干部、警务助理兼任“户口代办员”“治安信息员”“治安调解员”的工作队伍,推行网上办事平台和“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服务举措,用“小程序”“小服务”解决“大难题”“大事情”。同时,带领指导警务助理队伍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做到服务不缺位。
近日,塔山派出所收到村民钟大爷手写的感谢信。70岁的钟大爷因其自一九七几年外出后一直未回来过,村上早已经没有他的户口。塔山派出所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户籍民警组织配合村干部进行相关户口资料的查阅,通过多取证辅助佐证材料来为钟大爷解决补录户口的问题。
目前,全县383个村委会(社区)已全部设立村级便民服务点,安排383名驻村警务助理担任联络员。今年以来,共开展送证上门400余次,为学生快捷办理居民身份证800余份,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打造了新时代警民“连心桥”。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三台县公安局坚持“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优势、公安队伍的专业优势和群防群治的合力优势,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努力构建完善“警民共建调解-警企共建安防—警村共建便民三个治理体系”,不断压降刑事案件发案率,提升治安案件查处率,使矛盾纠纷基本化解在一线,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提升,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有效的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