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3日电 (汪泽民)奔流不息的嘉陵江,劈开秦岭山麓,一路向南,在西汉辞大赋家司马相如故里蓬安留下89公里最美身段,造就了蓬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孕育了蓬安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山、水、城相融一体的独特美景。不少文人骚客将此境地描绘成美丽和谐的世外桃源。
“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以众志成城的昂扬斗志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当前,蓬安发起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的最后冲刺。
“蓬安拥有一江、一城、一人的特色文旅资源。”蓬安县委书记崔竹君道出了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的底气与优势:一江——嘉陵江,她把柔美的身段留在蓬安,并演绎出“中国独有、世界唯一”的生态奇观“百牛渡江”;一城——相如故城,她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人——司马相如,“大赋惊天、千古绝唱”,他被誉为“古今第一文人”“汉文章之祖”“辞宗赋圣”,是蜀学开创者。

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优美
千里嘉陵江将她柔美的身段留在了蓬安。在这89公里流域中,江面时而宽阔,时而曲折,形成了典型的曲流、浅丘、湿地等奇特地貌,保存了完好、原生态的江上田园风光。嘉陵江蓬安段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嘉陵江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诗情画意的江段”。嘉陵第一桑梓景区拥有7000余亩天然湿地,江心绿洲上,绿草茵茵,白鹭翻飞,野鸭成群,牛鸟和鸣,恰似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天下第一生态奇观———百牛渡江,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4月30日一大早,在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的南充市2021年嘉陵江放牛季现场,游客们已在最佳观测点就位。随着栅栏门的开启,上百头牛儿浩浩荡荡冲向嘉陵江,奋力向水草丰茂的江心太阳岛游去。江中,牛儿们还不时变换队形,跳起了“水上芭蕾”。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一壮阔的自然生态奇观。
“蓬安山清水秀,入眼皆绿。这是一次灵魂洗礼之旅。”“五一”小长假期间,很多来蓬安旅游的游客触景生情发出这样的感叹。
蓬安,优势在生态,特色在山水。嘉陵江蓬安段两岸: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山水城相依相融、“百牛渡江”生态奇观享誉全国;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充满野趣、大深南海国家水利风景区幽深静怡;白云山、龙角山、金鸡山、小乐山,山峦叠嶂、风景如画……在这座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江城中,大江大山、森林丘陵、湿地江岛相映成趣。

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
“地以人传,人以文名。”用这句话来说蓬安,再合适不过。司马相如是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辞宗”“赋圣”,2020年入选四川历史名人。相如故城,就是司马相如的出生地和成长地。
相如故城位于蓬安县锦屏新区,背靠玉环山,嘉陵江绕城三面,玉环溪穿城而过。故城布局坐北朝南偏东,依山而建、顺江排列,曲水林盘,形成了全国少有的太极太玄城格局,被专家学者誉为“巴蜀风水太玄城”“天地自然之图上的袖珍古城”。
4月30日,历时3年多修复与重建的相如故城揭开神秘面纱。游客们纷纷走进相如故城,探寻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韵味,欣赏儒生学赋、白首相约、汉代游艺等节目表演。
今日蓬安,司马相如的“影子”随处可见:在河舒镇入城处,坐落着一道高大的青石门阙,上面镌刻着由著名作家马识途亲笔题写的“司马相如故里”隶书大字。无论是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里的夫妻树、共生树、连理枝等“爱情树”挂牌,还是相如大道、抚琴路、文君路等城市街道和相如饭店、文君酒楼、琴台酒家等酒店餐厅命名……蓬安处处透着浓厚的相如文化氛围。
千年蓬安,因先贤而名,司马相如、周敦颐、吴道子、颜真卿……一个个名字流芳史册,享誉古今;千年蓬安,因文化而耀,汉赋文化、爱情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渊源厚重,多姿多彩。
区位优越文旅大有可为
昔日的蓬安,因水而生,因人而名,造就了繁荣和盛名;今日的蓬安,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因变而兴,开放包容,为全力打造“一带两区”加快推进“三城”建设找到了发展之路、未来之路。
作为南充确定的同城一体化城市,蓬安大步向南。融入南充,不仅有利于蓬安与南充主城区早日实现规划同绘、基础同网、交通同城、产业同链,也有利于蓬安进一步扩大开放,在更大的范围配置资源、集聚要素,全方位提升发展动力和潜力。
“城市向南,融南发展,蓬安区位优势明显。”蓬安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蓬安是一座区位优越的融南发展新城,紧邻全省第三个省级新区———南充临江新区,境内国道省道纵横交错,3条铁路、4条高速互联互通,为八方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当前,蓬安正全力打造蓬州产城融合发展区,以顺蓬营一级公路为轴线,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坚持“产城一体、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依托省级工业园区、新型建材产业园等配套优势,集群发展新型工业、新型建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同步完善公共配套,涵养生态文明,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形成蓬安融入南充主城区发展的“新地标”。
立足优势,集聚资源,延展链条,蓬安全县上下正以文旅为笔,在秀丽的嘉陵江畔,奋力绘就新愿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