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梓潼:“三用心”关爱机制促村干部尽心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5月13日 15: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3日电 (孙鸿涛)为有效激励村干部奋力乡村振兴,近日,四川省梓潼县用心用情建立村干部工作指引、工作激励、关爱保障三项机制,全面疏通影响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堵点,有力保证1268名村干部“静”心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我们始终坚持将能否有效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盼愁、能否全面兑现任职承诺和推动乡村振兴作为衡量村干部实绩和能上能下的重要标准。我县拟于‘七一’前,举办一次村‘两委’半年履职答辩会,通过晒成绩单、评好中差,筑牢村干部怀真情、用真心、使真力为民解忧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着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梓潼县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介绍。

为村干部免费体检现场。
为村干部免费体检现场。

  用心做实工作指引,让村干部清楚怎么干事。“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抓住高质量完成村“两委”换届这个重要节点,镇党委带领村干部,采取‘一谈三访’促新村化学融合、‘找工作,解疙瘩’妥善分流退职村干部、用活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4种模式等措施,有效指引村干部快速进入角色,形成了主动谋事、勇于攻坚的良好干事氛围。”梓潼县观义镇党委书记陈涛介绍。

  该县率先研究制定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承诺、亮诺、晒诺“三诺履职”制度,在镇(乡)党委具体指导下,村干部向群众“广而告之”个人及班子年度目标任务和任期目标规划。打破以往村级党组织书记只管“人”、村主任只管“钱”惯例,实行书记(主任)总负责制,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森林防灭火、生态环保等具体任务,“一一”对应到其余村干部身上,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上级党委考评的方式,每名村干部每年至少办结5件有影响力的实事要求。同时,深入开展“党建月月看”活动,每月制发党建任务清单,明确推进措施、完成时限、目标效果等,保证村干部干事有目标、攻坚有方法、落实有成效。截至目前,服务群众8.6万余人次,有效解决群众急难盼愁3.2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

村干部带领村民捕鱼现场。
村干部带领村民捕鱼现场。

  用心做实工作激励,让村干部争先创优干事。“一二三,使劲拉呦!一二三,快收网哦!”伴随着号声,一条条肥硕的鲈鱼正跃出水面……梓潼县长卿镇中心村党委书记何兴先一边指挥着村民收渔网,一边打开电子称开关,高兴地对身边的人说:“今天至少要卖出鲈鱼8万斤哦,估计保守点村集体经济可以增加11万元,预计每户人家分个千把块钱不是问题。下半年,我们要邀请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争取再把养殖规模扩大一点。”

  该县秉持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的理念,创新设立“优者奖”,着力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顽疾”问题,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一池春水”。建立“基本报酬+绩效考核+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三位一体”结构性工资体系,按照全县村(社区)总数的10%、20%、40%标准,设定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一二三等,分别给予4万元、3万元、1万元奖励。允许按照村集体经济年度增长经营性纯收益的5%—25%比例奖励村干部。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五个方面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选拔范围,形成见贤思齐、崇尚优秀的良好氛围,让“优者”在政治上有“奔头”、物质上有“甜头”、精神上有“靠头”。

  用心做实关爱保障,让村干部无后顾之忧干事。“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县上给我们村干部涨了工资,还免费给我们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平时我们骑摩托上山下坎的,万一出啥子事情,家里面就麻烦了。现在有了保险,我们心里面踏实多了。”梓潼县许州镇牛蹄山村常职干部周道春感激地说,随后发动摩托车,前往山腰老王家开展“红色代办”入户问需活动。

  该县还倾心提供3种人文关怀政策支撑,助力村干部以饱满精神状态服务群众。采取个人缴纳和政府补助的方式,安排县财政专项资金,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年最低档次缴费标准的40%补助购买养老保险。每年列支10万元县管党费,不够的由县财政补贴,经认真比对意外伤害保险内容、保险费用和赔付标准后,选择最佳参保险种,进行统一集中购买和接续。邀请三级甲等医院专家轮流坐诊,全覆盖为村干部进行一次血液检验、肝胆彩超、胸透拍片等全方位免费体检,给村干部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从根本上解决后顾之忧。

  据介绍,正是在“三用心”关爱机制的促进下,梓潼县村干部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了一批群众“贴心人”、和谐“引领人”、发展“带头人”。据了解,该县邻里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至0.01‰,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57个,占53.7%,有效推动了梓潼乡村善治。(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