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长达11年攻关研究 西南油气田这项非常规气技术叫响海外
2021年05月29日 20:1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9日电 (汪传磊 马梓瀚)29日,四川泸县石桥镇大堰村的阳101H26平台现场,针对该平台的气井不压井作业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不到20天时间就可完成该平台上四口井的全部作业。

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应用现场。西南油气田 供图
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应用现场。西南油气田 供图

  “以前使用的压井液液压控压模式作业,仅一口井就需要20天的时间,现在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负责此次任务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圣诺公司带压修井项目部经理吴珂介绍说。

  据了解,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能将压井液液压控压模式转变为装备与工具机械控压模式,实现作业全程储层零伤害、环境零污染、液体零排放,高时效低成本。该技术是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也是石油天然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对稳定和提高气井单井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该成果通过专家组审查评价,认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xi西南油气田 供图
该成果通过专家组审查评价,认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xi西南油气田 供图

  长期以来,四川天然气井普遍具有井深、高压、含硫、普遍产水的特点,严重制约了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发展。为实现突破,在国家、四川省、中国石油等重大项目大力支持下,西南油气田联合高校、制造、油服、油公司,通过长达11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实现了“装备、技术、体系从无到有,从学习到引领”跨越发展。

  目前,该成果在四川、大庆、新疆、长庆等油气田安全高效应用1000余井次,累计增产天然气40.32亿立方米,节约相关成本数十亿元,作业过程保持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相关装备及工具远销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从四川省技术市场协会组织的审查评价会上传来消息称,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井不压井作业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成果通过专家组审查评价,被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部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