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7日电 (王哲)6月23-25日,全国百名党报社长(总编辑)红色达州行在四川达州启动并圆满结束。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红色之旅”。每到访一处红色地标,大家都会在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

达州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华蓥山大起义的重要发动地;悲壮惨烈的万源保卫战在这里打响;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张爱萍、陈伯钧、魏传统等22位共和国将军从这里走出;川陕苏区时期,8万巴渠儿女壮志从军,近3万人流血牺牲……

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神剑园,绿荫掩映下,一栋古色古香的传统四合院格外醒目,穿过一条绿林小道,张爱萍故居便映入眼帘。与会嘉宾走进这里,参观故居展陈的实物、图片、将军摄影、书法作品等,了解张爱萍将军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
“达州红色历史厚重,心早向往之。”聊城日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马培忠掏出手机,不时拍照。

走出故居,沿着梯道继续上行,便抵达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一个个记录着红色历史的展馆中,一件件陈列品无声地述说着先辈的丰功伟绩。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解说,大家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烽火岁月。
丰碑矗立,松柏苍翠。与会嘉宾乘车来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该馆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反“六路围攻”中的决定性战役——万源保卫战而建的专题性纪念馆。
大家凝视一件件珍贵文物,聆听一段段红色故事,一起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力量。
“达州不仅自然风光秀丽,红色文化更让人叹为观止。”平凉日报社平凉周刊主编秦玉龙感慨地说,此次达州之行,获益匪浅,不虚此行,“更好传承、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继续迸发着活力,引领、推动和见证着达州新时代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达州全面践行“通达开放、诚义创新”的城市精神,扎实推进“三大总体战略工程”,加快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8亿元、增长4.1%。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3.1亿元,同比增长13.2%。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深入万源、宣汉采风。这两个地方都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党中央、四川省委、达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两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靠苦干实干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万源八台山,迎接四川第一缕阳光;宣汉巴山大峡谷,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八台山和巴山大峡谷,以自然景观雄奇秀丽闻名,同时又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积淀,是度假旅游的绝佳目的地。”徜徉在绿波林海间,与会嘉宾流连忘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