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5日电 题:西南油气田:人才驱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作者 房金 陈晓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的核心归根结底在于人才的引领。
近年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简称“西南油气田”)始终践行“企业发展,人才先行”战略,一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人才驱动引领创新发展”的“西油路径”逐渐清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正在悄然形成。
思想引领:大党建格局激发创新活力
“现在,我们的党员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大抓基层导向全面树立……还不断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与18名高技能人才‘结对子、交朋友’,激发了专家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动力。”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王军口中所提及的全新格局,正是西南油气田狠抓党建引领人才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在四川盆地大山深处,在油气勘探开发一线,在川渝销售黄金终端……都能看到老党员带领年轻党员的身影,他们成为了油气行业的“红色排头兵”。
据了解,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党委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质量,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强力推进增储上产,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用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夺取了决胜300亿战略大气区新胜利,打开了低成本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其中,2018年制定的党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便是很好的说明,该方案把深化改革发展与加强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三年的努力,公司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不断夯实改革发展的人才之基。
在这三年里,西南油气田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载体,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选优配强党务干部,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后备人才队伍。
在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的同时,西南油气田党委还加快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探索建立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建立了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库和“近期使用”“轮岗锻炼”“墩苗培养”三个名单,大胆选拔经过实践考验的年轻干部。
如今,西南油气田“大党建”格局初步建成,并引领着西油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为“上产500亿”积蓄更加强大的“党建+人才”上的新动能。
引智聚力:人才优先环境加速成型
为了建设一支能打硬仗、打胜仗的西油铁军,西南油气田全面盘活优化人力资源,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放到最能发挥自身所长的位置,致力于引导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鼓励人才到公司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工作。以更加灵活的机制,积极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和紧缺应用型人才,带动形成各类人才聚集、接替有序的良好格局。
李骞博士作为四川省石油天然气行业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是西南油气田实施人才战略引进的优秀人才之一。
“近年来,我们创新提出‘三古’控藏理论,紧密围绕增储上产任务,扎实推进‘区带、目标、井位’工作,相继在川中古隆起、川西深层海相、二叠系火山岩和陆相致密气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在‘十三五’期间,累计研究论证风险探井30余口,预探及评价井140余口,计算并提交三级储量达22614亿方,公司储量也持续高峰增长。”李骞博士列举的一组数据,恰是西南油气田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驱动的效果证明。
自西南油气田作出创建四川省院士工作站谋划以来,便始终按照专业布局,与中国科学院贾承造院士,中国工程院罗平亚、胡文瑞、黄维和院士,签订了建站合作协议并启动项目研究工作;并在公司成立工作站领导小组,设立技术委员会、管理办公室,发布工作站管理办法,保障工作站的高效运行。
三年来,在四川盆地油气科技创新和战略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该公司在油气能源行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强力支撑公司2020年全面建成300亿战略大气区。
而且,在后备力量建设上,西南油气田团委通过建立“内部培训+送外培训+联合培训+岗位轮训”四合一的团青干部培训机制,注重以“引进来、送出去、互相走”的形式开拓工作视野,目前,公司团组织和个人获省部级及以上的“两红两优”45项,参与各类青年练兵比武多达8000余人次。
如今,西南油气田不断完善党管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双序列改革、石油科学家计划、专家工作室建设、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工程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人才优先发展的体制环境也正快速形成。
对接产需:人才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提及西南油气田在人才方面的发力之举,有一个极具特色的名词不得不提,那便是“油公司”模式。
据了解,根据产需等实际,西南油气田创新打造出“油公司”模式研发体系,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立足‘油公司’定位,我们构建了完整开放的科研体系,为天然气大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同时,我们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形成了190余人的专家队伍、2800余人的骨干研发团队,涵盖勘探、工程、开发十大专业方向,并且在内部形成包括五院一所、三大技术支持中心、9个矿级科研所的各级科研机构,建立了由7名院士领衔的四川省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工作分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三大技术平台。”在说到公司科研团队创新实力时,西南油气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道伟如数家珍。
张道伟介绍,目前,西南油气田在12个技术系列形成了129项特色技术,27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而且还在产需对接上,推动创新成果的培育,目前已斩获了62项高质量创新成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底气”。
据介绍,在“十四五”期间,西南油气田将构建“天然气+”五大模式,通过以“天然气+产业”“天然气+科技”“天然气+市场”“天然气+绿色”“天然气+品牌”多途径、多维度、多方式的创新创效手段,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打造天然气全产业链创新创效标杆企业。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创造伟业。当前,西南油气田正处于“上产500亿、奋斗800亿”的全新征程上,为了让技术、管理、人才等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一批批饱学之才、实干之才、创新之才正在西南油气田公司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人才之基终将托举起中国第一大气田与新时代天然气全产业链创新创效标杆企业的希望和明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