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壹元茶馆”来做客 温江柳城街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2021年07月24日 21: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4日电 (张丹丹 任畅)“老陈,吃了午饭去不去喝茶哦?”“下午要去壹元茶馆讨论院子里咋个停车,你也来参加嘛!”温江柳城街道南街社区居民口中的“壹元茶馆”大有来头。社区居民不仅可以在此摆龙门阵、诉说家长里短,还能共商共议社区治理事项,社区网格员借助“壹元茶馆”聆听居民烦恼、收集居民诉求、解决居民矛盾。

  社区治理遇瓶颈 因地制宜巧破局

  南街社区位于温江区中心城区,辖区内有居民小组20个,小区、院落86个,其中老旧院落80个,占比93%。群众诉求多样、邻里矛盾复杂已成为了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南街社区依托老旧院落闲置房屋改造工作,以居民爱喝茶为契机,在老旧院落较多的团结巷23号院落推出“壹元茶馆”民生项目。

 “壹元茶馆”现场。温江区柳城街道供图
“壹元茶馆”现场。温江区柳城街道供图

  来“壹元茶馆”的群众只花一元钱就能喝上一杯暖心茶。茶馆内群众自备桌椅板凳、茶壶茶具,自行运行管理,还植入共享充电器、雨伞等自助服务。南街社区的群众平日里就到此晒太阳喝茶、摆龙门阵,以“打平伙”方式举办坝坝宴等,邻里感情日益升温,“关于街巷怎么美化?”“院落环境怎么打造?”“共享单车如何摆放?”“小区可不可以养宠物?”等话题成了茶馆里群众热门话题,居民们踊跃参与各抒己见,“壹元茶馆”的功能从单纯的聊天倾诉拓展到居民自管自治,逐渐建立成为“睦邻友好加油站、居民自管根据地”。为了让大家在“壹元茶馆”提出的问题、讨论的措施让更多群众知晓,大家还自发的创办了“团结巷生活小报”,挖掘最美志愿者、发布活动通知,及时告知团结巷里的民生动态,一份小报紧紧牵连起群众的心。

  以网为桥集民意 以茶为媒听民声

  “壹元茶馆”是由院落党支部负责运营,支部书记既是“茶老板”也是院落自管会主任,并开设了“书记请你喝茶”项目,南街社区党员干部和社区网格员每天定时到“壹元茶馆”跟居民“摆龙门阵”,倾听居民烦心事、揪心事,引导居民理性表达多元化的需求,让群众有苦能诉、有理能讲、有话能说。“壹元茶馆”建立了微信群10个,覆盖社区10个网格的居民5000余人。工作人员畅通群众线上线下诉求渠道,及时反映给社区,按照工作分工逐一解决,完善信息收集处置监督闭环,建立起全方位“民意收集情报站”。

  问题化解在茶馆 解决矛盾效率高

  “壹元茶馆”是反馈居民诉求的回音室、调解居民纠纷的新阵地。一旦在收集的群众建议中发现矛盾纠纷苗头,立即介入积极开展调解。无法调解的矛盾详细记录在“壹元茶馆”矛盾纠纷调解本中,网格员每天报到并查看后立即参与调解,避免了矛盾升级,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格”。网格员无法解决的矛盾将通过党组织、自管会、网格员、单位、社会组织“五方协同”的模式进行化解,以求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解决在社区、处理在萌芽。

  “壹元茶馆”每月第三个周五的下午免费提供茶水,南街社区党委书记凌平在茶馆倾听居民意见、解决居民难题,记载了书记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的名片也随时放置在茶馆中,方便居民进行线上提议,居民反映渠道更加通畅。今年以来,南街社区通过“壹元茶馆”收集居民各类诉求26件,发现并处理矛盾纠纷67件,调解成功率100%,群众满意度100%。

  听到“真声音”才能找到“真问题”。“壹元茶馆”为居民搭建了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使居民自治更加完善、民意表达更加通畅、回应诉求更加快捷,是温江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生动实践。“有事到茶馆摆龙门阵,党员干部能帮我们解决烦心事。”正逐渐成为社区群众的共识。(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