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高新区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2021年07月27日 21: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7日电 (记者 王鹏)为进一步发挥成都生物制品进出口口岸城市影响力,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战略,抢抓中国西部供应链发展新机遇,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7月26日,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扩大进出口业务研讨沙龙在蓉召开。

图为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供图
图为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供图

  会上,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际贸易促进、会议培训、宣传推介、基地及园区建设和信息交流等五个方面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

  据悉,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成立于1989年,业务范围涵盖中成药、生物制药、医院诊断和治疗设备、保健品等诸多领域。现有会员2800余家,囊括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医药企业。

  根据协议,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将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在国际贸易促进、会议培训、宣传推介、基地及园区建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扩大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共同服务医药企业发展。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代表说:“我们将与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建立更加密切合作关系,推动高新区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助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重点市场,共同引导和帮助企业应对各种贸易和投资问题,全力支持成都加快生物医药供应链中心建设,推动药械进出口领域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不断提升药械进出口专业化服务能力。”

  据悉,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800余家会员中涵盖成都高新区多家医药企业,此后商会将针对成都实际、高新区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信息交流、企业培训、宣传影响、园区建设及市场拓展等综合服务,助推成都高新区打造产业功能区外贸特色品牌。

  本次研讨沙龙吸引了迈克生物、健进制药等辖区生物医药工业服务业、医贸流通业等近20家单位及企业参与,企业代表分别就国际物流交通、口岸营商环境、疫情防控成果、未来市场开拓等方向进行了交流发言。

  “通过此次研讨,我们对在生产经营中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具体情况有了详细了解,也获取了国内外最新的医药产业信息,找到更多发展机会。此外,白消安注射液产品顺利通关,也离不开成都海关、四川省药监局、成都高新区等部门的支持和指导,该项目也体现了在新时期外贸市场需求实际情况下,高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所体现的工作成果。”健进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积极推进产业与贸易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依托国药集团专业优势,围绕“国际运输、进口代理、保税物流、药品检验、口岸清关、国内调拨”等功能,不断强化功能建设,取得了系列突破。2019年4月,首单医疗产品在成都实现空铁联运双通关;2019年9月,联合蓉欧班列公司制定了全国首个生物医药铁路运输可行性方案;2020年4月,首单跨国公司生物制品在成都通关;2020年8月,四川省内首个按照医药标准建设的创新保税物流中心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运营;2020年9月,四川首个医药器械保税加工项目启动;2021年6月,国家商务部正式授予成都高新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物医药)”。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和“蓉欧班列+双机场”的交通优势,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促进水平、集聚效应和带动能力,畅通内循环激发产业活力,拓展外渠道联通国际市场,着力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供应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