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国网四川电力:加快推动建设“双碳”目标下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1年07月30日 14: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0日电(刘忠俊 高珩瑞)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30日透露称,2021年以来该公司深入开展“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提出了以省为责任主体的实施路径,制定落实“双碳”行动方案任务清单,明确了84项重点工作。

 沐浴在夕阳中的±800千伏雅砻江至江西输电工程。张超摄
沐浴在夕阳中的±800千伏雅砻江至江西输电工程。张超摄

  2021年上半年,国网四川电力经营区新能源新增并网43.9万千瓦、增长7.1%;完成电能替代80亿千瓦时、增长38%;全社会充电设施用电量5.3亿千瓦时、增长1.6倍。在建设目标规划方面,预计到2035年,四川将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到2050年,预计将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员工对±800千伏雅砻江换流站设备进行大负荷红外测温专项检查。 张超摄
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员工对±800千伏雅砻江换流站设备进行大负荷红外测温专项检查。 张超摄

  据了解,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征。在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将逐步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发用电一体的“产消者”(即用户既是电能消费者,也是电能生产者)将大量涌现,呈现大电网为主导、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格局,系统整体将由源随荷动的实时平衡,逐步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非完全实时平衡转变。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是顺应能源技术进步趋势、促进系统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从全国来看,四川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地。作为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四川水电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48亿千瓦、居全国前列,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较为丰富、资源总量超1亿千瓦、目前仅开发约5.5%,具有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根据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我省将加快“三江”水电、凉山州风电和“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建设,逐步实现从“以水电为主”到“水风光并举”的转变,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上,资源禀赋优势更加凸显。而从全省来看,能源电力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从行业来看,电网则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目前,国网四川电力立足四川资源禀赋、能源结构、电网定位等特点,发挥数字化转型、产业变革等领域的优势,明确了“九个加强”工作任务,即加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加强电网数字化转型、加强调节能力建设、加强电网调度转型升级、加强源网协调发展、加强全社会节能提效、加强能源电力技术创新、加强配套政策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交流合作,合力为构建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新格局、建成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更多电网力量。

  据悉,2021年下半年国网四川电力将提前研究政策路径、推进试点示范建设、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推动电网升级发展、提升用能电气化水平、拓展数字化转型深度,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努力走出符合四川省情、具有四川特色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之路,更好地根植四川、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